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8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66年2月入党,1962年9月参加工作,高中学历,文学创作一级。曾任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去世,享年73岁。2016年5月5日,陈忠实告别仪式在西安殡仪馆举行。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之所以会决定看这本书,主要是冲它“茅盾文学奖”的头衔去的,事实上这本书也没让我失望。看完后,三个感觉。 感觉一:很H 感觉二:很磅礴 感觉三:女性都很杯具 田小娥:她是作者笔下臭名昭著的荡(防HX)妇,她直接导致了两位大好青年逐步走向堕落毁灭之路,可恨却也可怜。...
评分 评分1991年腊月二十五的下午,在白鹿原上一间祖宅写完了小说的最后一行文字后,陈忠实记录道:自己两眼发黑,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了一种无知觉的状态。他坐在小竹凳上一动不动,究竟采取什么姿态默坐的,已经不复记忆了。这部小说成稿之后,《当代》杂志的两名编辑前来拿稿,当时...
评分西北平原上翻越了2代人的国仇家恨,只觉人由尘埃,或火石或电光,红尘里翻滚一遭以为惊天逆石,他日在看,不过浩瀚乾坤中惊鸿一瞥。
评分好的小说,读来似与书中人共活一世一般,读时精神上历尽磨练,分外辛苦;读后长吁一口气,自觉更明人事,酣畅淋漓。清末民初的渭北平原,随白鹿两姓三代人于跌宕年代走一遭,耳旁轰鸣的是大世界的风云涤荡、变化无常,身前窥见的是小社会的风水轮转、冤冤相报。陈忠实一路对儒家思想有批判地继承,与其说<白鹿原>是写史,倒不如说是写中国人的信仰:白嘉轩和朱先生作为儒家文化中"贤"与"知"的代表,于动荡中掌舵,领着仁义村一路前行;鹿家兄弟与白灵代表年轻一代的反叛,怀着崇高的理想加入革命,虽结局讽刺,却亦有冲破旧制的大气魄;小娥的"无德"与悲惨遭遇,一方面是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崛起,一方面又揭露了在"极善"的外表下旧道德虚伪残酷的嘴脸;而黑娃的认祖归宗,则有叛后反思的意味,代表了背离传统后的信仰回归。
评分西北平原上翻越了2代人的国仇家恨,只觉人由尘埃,或火石或电光,红尘里翻滚一遭以为惊天逆石,他日在看,不过浩瀚乾坤中惊鸿一瞥。
评分西北平原上翻越了2代人的国仇家恨,只觉人由尘埃,或火石或电光,红尘里翻滚一遭以为惊天逆石,他日在看,不过浩瀚乾坤中惊鸿一瞥。
评分这已经是第三遍通读白鹿原了,确实是“中国第一小说”!当年第一遍读的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第二遍读的是宗法社会思想,博大精深;这一遍则是细品陈忠实的精彩文笔,那鲜活的人物对话和完美的景物描写,绝对是妙不可言,如此厚重如此宏伟的史诗,可读性和娱乐性却极佳,半点没有晦涩之处,真是不可思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