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四个时段,从文学、批评、大众文化等三种形态出发,历时性地探讨了女性书写与中国现代性想象的变迁。第一个时段是1920~1940年代,以女作家丁玲的创作为核心研究对象,探讨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与中国革命的复杂互动关系;第二个时段是1940~1980年代,主要是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话语的反思,特别是其中的性别与阶级话语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时段是1990年代,探讨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热”现象中的作家作品与文化现象;第三个时段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大众文化文本,以文化研究的方法考察社会文化想象的性别修辞与女性问题的呈现方式。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青年学者,有著作多种出版,多篇论文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评分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评分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评分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评分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写学年的时候努力学习了)贺师的书在写论文时读真的非常有效
评分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篇写南京的两部电影????
评分關於「革命+愛情」模式與知識份子的自我的討論非常犀利
评分写学年的时候努力学习了)贺师的书在写论文时读真的非常有效
评分《浮出历史地标》极大地影响了《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第一章值四颗星,探讨了五四(女性在解放思潮中,作为个体女性的社会出路的困境,是理智与情感的自我分裂的痛苦)之后的毛泽东时代里,女性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男女都一样”里抑制的性别差异和女性话语,作为被解放的女性群体的“无性别”生存状态。)丁玲,早期恋爱小说的个人主义感伤(包女性的困境包含对都市资本主义“被看”的处境和封建父权社会的压迫)——中期“延安道路”中的女性问题的探讨(《“三八节”有感》中关注女性在拥有社会工作后,依然受到来自工作家庭的身体心理双重压力,这场有意义的谈论被政治压力强行压制下去,而造成了之后长久女性主义更深远的探讨的断裂)——后期革命小说丁玲的“向左转”成为必然。附:因为是论文集,所以内容多有重复。第一章外很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