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1996年。
作者以七十年前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关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权贵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进而对社会构成主体——农民(农民人格、农民心态、农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纵观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与失败,深刻分析农民的“双重性”,揭示中国社会长期固守“农业文明”之根源;横向结合苏联集体农庄和美国式农业发展道路,对农民及农民社会进行共时态的逻辑分析,从源头上探寻农业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此次再版,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变革,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分析与认识依旧令人信服: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度。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社会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要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与农民人格。让农民“从田园诗式的农业文明中走出来,以发达的自由个性谱写出中国现代化的狂想曲。”
秦晖,生于1953年12月 。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备课的关系,阅读了三部经济史著作: 胡如雷:《封建社会形态研究》,这是8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经济史领域内的扛鼎之作。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硕士生一年级设置的公共课。 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这部书有...
评分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0/11/21/539330.shtml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0/11/28/542054.shtml
评分 评分这本书神秘的出现在我家书架上6年之久(其实就是忘记购买的机缘了),月前又神秘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读完后我心潮激荡,想对对的朋友倾情推荐,甚至臆想是否此书已被禁封,毕竟进来时有书目消失的消息。点进豆瓣才知道自己的无知,9.3的评分让我与有荣焉(?),长长的专业评论...
评分有时候,读一位作者的著作很想是倒吃甘蔗,越啃越甜,尤其是那些“无心插柳”,“失足”成为排行榜新贵的作家,比如易中天,我就是先从“洛阳纸贵”的《品三国》入得宝山,愈往深处愈觉得美不胜收,《品人录》《读城记》《谈美学》,一部比一部甘脆爽口。对于秦晖,也可以以作...
秦晖的代表作
评分秦晖这本书对于当代也是启发颇大,甚至说具有预言性质。当代市民其实差不多是走在城中的农民,激进的现代化生产出来的,并不是自由的观念与宪政的要求,反而是一种典型的“新权威主义”,人人都期待强人来解决“先富没有带后富”的这一令人焦虑的问题,而强人已经站在了台上。
评分秦晖学术思想的第一桶金,迄今为止也是他最扎实的作品。07年我是读电子版读完的
评分秦晖这本书对于当代也是启发颇大,甚至说具有预言性质。当代市民其实差不多是走在城中的农民,激进的现代化生产出来的,并不是自由的观念与宪政的要求,反而是一种典型的“新权威主义”,人人都期待强人来解决“先富没有带后富”的这一令人焦虑的问题,而强人已经站在了台上。
评分秦晖这本书对于当代也是启发颇大,甚至说具有预言性质。当代市民其实差不多是走在城中的农民,激进的现代化生产出来的,并不是自由的观念与宪政的要求,反而是一种典型的“新权威主义”,人人都期待强人来解决“先富没有带后富”的这一令人焦虑的问题,而强人已经站在了台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