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龙(Ryu Murakami),日本小说家,电影导演。1952年2月出生于长崎县佐世保市,本名村上龙之助。1967年进入县立佐世保高中,就读期间曾与朋友组团搞摇滚、拍电影、办演唱会,并一度因参与校园封锁而被无限期停学,这段经历后来被写成自传体青春小说《69 sixty nine》,1987年在日本出版,2004年改编成电影。1976年发表的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被视为日本文学进入亚文化的开端,在日本引起巨大轰动,连获第19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奖,至今销量已超过350万册。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小说《寄物柜婴儿》、《共生虫》、《战争在海对岸开始》、《网球公子的忧郁》、《极端的爱与幻想》、《伊维萨》、《心醉神迷》、《斐济的侏儒》、《五分钟后的世界》、《音乐的海岸》、《第一夜 第二夜 最后一夜》、《希望之国的出埃及记》、《寂寞之国的杀人》、《最后的家族》,随笔集《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恋爱永远是未知的》等。自编自导了《黄玉》、《京子》等电影作品,还担任电子杂志主编,通过网络播报节目。 20世纪80年代起,村上龙与村上春树成为日本当代最受欢迎的作家,被称为“W村上”。
阿桥和阿菊是两个被生母遗弃在寄物柜里的男婴,他们在孤儿院里度过童年,被一对潦倒的夫妇收养,又在煤矿废墟里度过少年时代,先后踏进了东京的畸形社会。
阿桥以肉体为代价,以弃婴身世为卖点,被他的老板包装为流行歌星。走红了,但自我也丧失了,最后只能依靠自己的鲜血恢复知感,找到真正的音乐。阿菊跟着养母寻找阿桥,养母却死于东京的喧嚣和骗局之中。他试图阻止老板炒作阿桥的身世,却在媒体制造的混乱中误杀了生母。他在劳动教养中营救了失事海员,又在媒体的侮辱性采访中卷入混斗,不得不远赴太平洋,寻找毁灭这座肮脏都市的毒药。
小说描写了当代日本国家机器的冷漠刻板,都市的人性丧失,惟利是图者的贪欲和不择手段,媒体的无聊和颠倒是非,刻画了年轻的灵魂在这种社会里的挣扎和扭曲,笔力强悍,情节震撼,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学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杰作。
同為寄物櫃棄嬰的菊之和橋男從小在孤兒院相依為命長大又作為兄弟被人領養,阿橋是善於察言觀色而心理極其孱弱的怪人,阿橋流落為男妓后被人發掘一躍成為紅歌星、娶了手術後失去乳房的中年造型師為妻,阿菊是剛強寡言的撐杆跳運動員,爲尋找、保護出走的弟弟去東京而邂逅一名飼...
评分1980年,村上龙28岁,意气风发的年纪,发表《寄物柜婴儿》一书,后凭此书荣膺第3届野间文艺新人奖,同时,该书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学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杰作。 ----------写在...
评分一直在想象,阿桥的歌声到底是怎样的音乐,一定是很适合荒废的魔都的歌声,美丽而令人不安,如同纤柔而尖锐的金属丝线一样渗刺入每一个毛孔,缩紧心脏,唤起一种迷幻恐惧却又欲罢不能的感觉,连接记忆的神经通络被一起纠扯进一副古旧电影的场景中,橘红色的夕阳,海边城市的街...
评分1980年,村上龙28岁,意气风发的年纪,发表《寄物柜婴儿》一书,后凭此书荣膺第3届野间文艺新人奖,同时,该书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学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杰作。 ----------写在...
评分从高中开始看村上春树的小说开始,开始喜欢上日本作家的作品。最早只是看过村上春树、渡边淳一的小说,总感觉到里面充满着现实生活带来的痛苦,主人公们在痛苦中寻找着希望和快乐。可能是我不安全感太强了,总是用凶悍强硬的外表掩饰内心的软弱。书中阿桥、阿菊、阿莲莫莲、志...
一开篇就被吸引住了。无比喜欢。
评分这本书非常的难看,不,不是那种对于评级所谓的难看,而是阅读起来十分艰涩。“金属、薄膜、内脏、肌肉、肌肤、黏稠、恶心、呕吐、兴奋、尸体、苍蝇”等等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光是看这些文字便会不禁产生一种不适感。其实相比“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本书并未更黑暗多少,但它是有着来自下水道般的黏腻与阴暗。一直是看一点,又放下,又再继续拿起来看,断续着才勉强看完。但不得不说这是村上龙的一部代表之作。
评分年轻的心在哭泣.
评分这个世界好灰暗好灰暗好灰暗啊,岛国好操蛋好操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可是人间还是有真爱的呢——村上龙的style啊!!!
评分读村上龙的书,非常玄妙,明明黑暗得无以复加,可等你读完闭眼那么一想,又觉得那些意象和片段浪漫诡谲的一塌糊涂,整个过程仿佛是打了麻醉剂手法漂亮的凌迟,温柔地收割你的灵魂。然后等麻醉过期,那些压抑的暴虐的皮肉撕裂一般的损毁一点点侵蚀上来,一层一层,每一层有每一层别样的疼痛、恨、爱和怜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