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新加坡] 鄭永年
出品人:
頁數:249
译者:
出版時間:2010-01-0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419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鄭永年
  • 中國模式
  • 政治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 中國改革
  • 中國
  • 經濟
  • 中國發展
  • 發展模式
  • 社會主義
  • 改革開放
  • 經濟轉型
  • 國傢治理
  • 中國特色
  • 現代化道路
  • 製度優勢
  • 全球影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模式已經成為媒體和社會傳播的熱門詞匯,但中國模式到底是什麼,它如何發展而來,它的未來會怎樣,卻還鮮有深入透徹的係統研究。

本書作者憑藉其深厚的學術功底、獨到的分析眼光和獨立的批判精神,透過紛繁的錶象,超越各種主義的紛爭,對關乎國運的諸多重要政治社會問題給予瞭冷靜、公允、堅實有力的解釋。

著者簡介

鄭永年,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傢。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係研究。先後齣版專著14部,主編學術著作12部。此外,經常在報刊及其他媒體發錶評論,是香港《信報》1997年至2006年的專欄作傢,2004年始在新加坡《聯閤早報》撰寫專欄。多年來,其獨立而深入的中國研究以及視角獨到的專欄文章,在海內外産生瞭重大廣泛的影響。

圖書目錄

前言:中國的崛起和中國模式
第一講 國際發展視野中的中國經驗
不能說中國沒有政治改革
社會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通過政治與行政手段保護産權
社會正義是持續發展的前提
社會多元促進政製改革
第二講 中國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
引言:餘英時vs薑義華
西方民族主義和民主政治
民族主義在中國的演變及其與自由主義的關係
經濟發展和民族國傢建設
中國民族主義的未來
第三講 政治改革與中國國傢建設
引言
國傢與民主
國傢、民主和發展中國傢
國傢建設和中國的民主化
第四講 人本社會主義、政黨的轉型和中國模式
政黨、國傢建設和民主
中國共産黨的第一次轉型
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與黨的第二次轉型
第五講 民主化的中國模式
民主的普世性和特殊性
國傢製度建設在先,民主化在後
中國的漸進民主化
第六講 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模式
金融危機和中國模式
中國的復閤經濟模式
社會改革和中國模式的改進
第七講 國傢權力的“中央性”和“人民性”: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
中央地方關係問題
現象的根源
現代國傢權力的集中性和人民性
國傢權力的中央性的流失
選擇性集權、國傢權力的人民性和中央性
第八講 放權改革:中國的中央、地方與公民社會
兩種分權概念
政府間放權如何造就經濟的高速增長
政府間放權的負麵後果與重新收權
國傢一社會放權的舉步維艱
結論:進一步實行國傢一社會分權
第九講 必須保衛社會: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社會政策
發展動力與社會後果
曼庫爾·奧爾森和卡爾·波蘭尼
開放與市場發展
開放政策不均衡的影響
政治改革和利益代錶
社會開放和不均等的政策參與
為什麼必須保衛社會
第十講 鄉村民主和中國政治進程
農民與民
中國農民的新特質
中國農村基層組織形式
鄉村民主與民族國傢的建設:
簡短的結論
第十一講 農民與民主:村民自治研究中被忽視的關鍵點
作為一門顯學的農民民主
理論認識的進步和現狀
現存理論的批判
農民與民主關係的再思考
簡單的結論
第十一講 中國要從新加坡模式學習些什麼
新加坡能不能學?
權力的有效集中
融政黨於社會
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反對黨並不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標誌
領袖的作用
新加坡模式與中國政改前景
結語:中國模式與思想解放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不知道什么词又敏感了。这其实是我对一系列与中国模式争论相关的书籍的评论。 中国模式的争议·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dzy2.html 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ecb5.html  

評分

现在出书的好象都是评论集,把前几年的一些评论文章加在一起,就一本书出来了。虽然说这些评论文章也确实不错,但对于书来说,还是不够严谨与认真。毕竟这些评论有些隔了好几年,加在一起系统性与逻辑性说实话还是有点牵强。看来这年头,大家都浮夸了,真正静下心来写书的大家...  

評分

作者眼中的中国模式指的是我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基本改革线路。中国第一阶段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阶级矛盾、贫富差距、社会分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十六大后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社会领域,提出了要建设“和谐社会...  

評分

虽然对于到底存不存在中国模式这一命题的争论还是不绝于耳,但对于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来说,成就是斐然的。当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陷入政治动荡,经济停滞不前以及金融危机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危机的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危机在政府的有效的调节之下,经济依然获得了...  

評分

现在出书的好象都是评论集,把前几年的一些评论文章加在一起,就一本书出来了。虽然说这些评论文章也确实不错,但对于书来说,还是不够严谨与认真。毕竟这些评论有些隔了好几年,加在一起系统性与逻辑性说实话还是有点牵强。看来这年头,大家都浮夸了,真正静下心来写书的大家...  

用戶評價

评分

鄭永年先生在其一係列的著作中討論瞭:一是改革開放後中央兩次下放權力給地方,在搞活地方經濟的同時也導緻瞭權力邊界不明,不僅造成瞭權力的流失,還給地方政府留下瞭極大的權力尋租空間。二是中國社會對政府權力的監督力度不足,是為官員腐敗的重要原因;但是當前現狀尚不適應放開民主,可以實行黨內民主。三是從第三代領導集體開始齣現瞭行政官僚化的潮流,在高效地解決諸政務問題、將政治問題轉化為行政問題加以解決的同時,也造成瞭缺乏頂層設計、政治理念等政治問題。四是由於意識形態的衰微,黨內部缺乏著實有效的號召力,眼中削弱瞭黨應當發揮的作用。五是黨政不分、六套班子從中央到地方造成瞭較為嚴重的人浮於事。六是各部委、國有企業成為瞭所在行業規範的製訂者,不僅進一步加劇瞭壟斷以及效率低下,而且形成瞭條塊狀的部門利益。

评分

看完瞭,感覺一般,沒太大價值。

评分

趁著感冒寫不動算法作業的幾天讀完。一部關於中國改革經驗審視的論文集子,這種書優缺點都很明顯,優點在於覆蓋的比較全麵,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都有談到,缺點就是不同篇目之間有一定的內容重閤。比較重要的篇目是二(民族主義)、三(政改)、七(中央地方)、八(分權收權)、十(鄉村民主)、十二(新加坡模式)。一些觀點是司空見慣的,也有不少點齣實質之語。此書也可以作為理解當代中國政治的“quick start”,很多人首先要搞明白兩點,一是黨和國傢的關係,二是CCP的現狀是“中國國傢生産力發展黨”。

评分

鄭教授近幾年非常高産,讓我開始懷疑其産品質量瞭。但閱讀此書,覺得質素仍舊很高。

评分

鄭教授近幾年非常高産,讓我開始懷疑其産品質量瞭。但閱讀此書,覺得質素仍舊很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