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樂器考 論中國古典歌劇

中國古代樂器考 論中國古典歌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蕭友梅,(1884-1940),廣東香山人,著名音樂教育傢、作麯傢。1902年留學日本,1912年留學德國,就讀於萊比锡大學及萊比锡音樂學院,1919年以論文《17世紀以前中國管弦樂隊的曆史的研究》(《中國古代樂器考》,1916掉提交)獲萊比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迴國後,先後主持多傢音樂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音樂教育之父”。

王光祈,四川揾江人,著名音樂學傢、社會活動傢。早年曾發起組織“少年中國學會”創建“工讀互助團”。

出版者:
作者:蕭友梅
出品人:
頁數:264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3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46309514
叢書系列:民國學術叢刊
圖書標籤:
  • 樂器 
  • 音樂 
  • 音樂學 
  • 蕭友梅 
  • 藝術學 
  • 王光祈 
  • 音樂史 
  • 藝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國古代樂器考·論中國古典歌劇》主要內容簡介:自1990年代以來,隨著學術史意識的逐漸恢復,大陸學界對民國一代學術也給予瞭高度認同,除瞭編撰學案、結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賢經典、接續學術傳統。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評分

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評分

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評分

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評分

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用戶評價

评分

y

评分

兩篇民國時期的德語博士論文翻譯過來的。用現在的專業眼光看肯定有局限性(我指不齣,畢竟我不專業)。第一篇《中國古代樂器考》挺漲知識的。第二篇《論中國古典歌劇》看得更認真一點。王光祈把昆麯做瞭個大緻的梳理,還是能看齣來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有一些基礎知識在反復解釋。他還將一部分工尺譜翻譯成五綫譜來舉例,把宮調的一些概念用西方樂理和聲學解釋(好遺憾我樂理不好!!)【到最後發現王光祈居然是成都人,感動????

评分

兩篇民國時期的德語博士論文翻譯過來的。用現在的專業眼光看肯定有局限性(我指不齣,畢竟我不專業)。第一篇《中國古代樂器考》挺漲知識的。第二篇《論中國古典歌劇》看得更認真一點。王光祈把昆麯做瞭個大緻的梳理,還是能看齣來是寫給外國人看的,有一些基礎知識在反復解釋。他還將一部分工尺譜翻譯成五綫譜來舉例,把宮調的一些概念用西方樂理和聲學解釋(好遺憾我樂理不好!!)【到最後發現王光祈居然是成都人,感動????

评分

太簡略,光禮學材料就可以好好補充他瞭。

评分

匆匆一掃,學考古的,對樂理一無所知。92頁這個漢舞rao什麼鬼哈哈哈哈,不是周代的車喇叭嘛_(:з」∠)_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