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乐器 音乐 音乐学 萧友梅 艺术学 王光祈 音乐史 艺术
发表于2024-11-22
中国古代乐器考 论中国古典歌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主要内容简介: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
萧友梅,(1884-1940),广东香山人,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02年留学日本,191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9年以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掉提交)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先后主持多家音乐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
王光祈,四川揾江人,著名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年曾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创建“工读互助团”。
顺手记本没有条目的,王光祈《西洋音乐与诗歌》,中华书局1926年版。
评分两篇民国时期的德语博士论文翻译过来的。用现在的专业眼光看肯定有局限性(我指不出,毕竟我不专业)。第一篇《中国古代乐器考》挺涨知识的。第二篇《论中国古典歌剧》看得更认真一点。王光祈把昆曲做了个大致的梳理,还是能看出来是写给外国人看的,有一些基础知识在反复解释。他还将一部分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来举例,把宫调的一些概念用西方乐理和声学解释(好遗憾我乐理不好!!)【到最后发现王光祈居然是成都人,感动????
评分太专业了,没看懂~
评分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近代有关音乐的两篇博士论文,将近100年前所写出的文章尽管难免与疏漏,但结构严谨,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音乐的史学研究论文,极具开拓性。为两位先生胸怀天下的“世界学术”之整体认知而感动得不能自已。相比时贤的“文字飞扬”,这些尘封在故纸堆中的民国旧书自有其“艰难晦涩”的一面,不仅是说文字的易代不同、科学的自然演进、关怀的时代语境等等。但是前辈坚守“书斋”的努力和“纸上苍生”的努力,后代学人可以由此出发、寻得自己精神安身立命处的“大学术”。
评分觉得从德文翻译回来有点奇怪。原文是论文的缘故,某些地方可能是要让外国人理解换了个说法让我觉得有点词不达意。
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中国古代乐器考 论中国古典歌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