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考·论中国古典歌剧》主要内容简介: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
萧友梅,(1884-1940),广东香山人,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02年留学日本,191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9年以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掉提交)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先后主持多家音乐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
王光祈,四川揾江人,著名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年曾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创建“工读互助团”。
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评分二十世纪国内音乐教育和研究的两位开创者,他们用德语写作的博士论文现在出了译本。 《中国古代乐器考》据说是萧友梅先生自拟的中文标题,德文的标题直译是《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可惜萧友梅先生指摘《钦定续文献通考》,认为“将觱篥归入相当于芦管的头管...
翻译凑合,尧舜禹的音乐制度很像来自新世界。古代真是贫瘠啊,亏我还想做古典前卫摇呢。Beatles越听越感动,小花样多,哭中有笑笑中有哭,以前根本不懂Beatles
评分顺手记本没有条目的,王光祈《西洋音乐与诗歌》,中华书局1926年版。
评分觉得从德文翻译回来有点奇怪。原文是论文的缘故,某些地方可能是要让外国人理解换了个说法让我觉得有点词不达意。
评分夫民國人治學 術未必精 論未必名 繼學者未必衆 唯其目光如炬 切入之巧妙 後之覽者不可不察也
评分翻译凑合,尧舜禹的音乐制度很像来自新世界。古代真是贫瘠啊,亏我还想做古典前卫摇呢。Beatles越听越感动,小花样多,哭中有笑笑中有哭,以前根本不懂Beatle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