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以及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中今日唯一健在者。
列维-斯特劳斯出生于1908年,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迄今。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在素重人文科学理论的法国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应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说过,生活大致可两分,一个是表面的、易于明述的层次,社会科学家从这个层次抽象出一些相似性,概括出若干规律;在这层次下面则是意识形态的根基,“它通向那些越来越晦暗、越来越隐秘但又四处弥漫着的特征,它们同各种感情和行为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
评分 评分列维斯特劳斯并非天生的人类学家。年轻时候选择念哲学也只不过为了参加法国中学教师资格鉴定的考试,“选择哲学并不是因为我真正喜欢念哲学”。 后来他转向念法律,却最终因为“人类学研究的文明和我自己特殊的思考方式之间,有一种结构上的类似” 而转投人类学。读《一个人类...
评分“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这是列维斯特劳斯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不知道斯特劳斯是以怎样的心情开始他的美洲之旅的。在这个极富有观察力的人类学研究者细腻的笔法之下,热带的一切以及由此引发的他的思考都被生动而完整的保存在书中。尤其是在对风景的描绘上,他驾驭文字的...
评分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于是有人上书教育部置疑: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大师”? 不为什么。提出置疑的教授们是可爱的。至少他们还知道用培养大师来寄托学术未来。 问题是,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大师了吗? 梁文道有文:你怎么知道他是大师?写得很好,问得很好。在学...
【经由预想不到的方式,时间把生命与我自己之间的距离拉长。】但目前所经历的已经是被人毁坏过的,而我本人的经历也正带来另一场毁坏。【每一项志在了解的举动都毁掉那被了解对象的本身。】而且即使一切徒劳无功,这徒劳本身却只有经由反复持续的前行、追问而显现出来。末章是总结和清算,也是回肠荡气的升华。想要重读胡兰成(如果他末年的女人论写完了就好了TvT),然后开始看卢梭吧。
评分学术著作最有名的开头,最绚丽的结尾,并非简单调查报告而是一生所得的总结,文字极强的表现力及传达思想能力令人瞠目,若做作家他成就绝不会低于现下!一度出现的反智主义与解构主义思想均在最后由他自己推翻,全书结构与思想均为圆满的圆,基荣一段让我心神震颤,几乎在崇高壮丽理性之美面前热泪盈眶
评分最近拿出来翻看
评分学术著作中文字最优美的,游记散文中最严谨翔实的。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社会的建构,宗教的思路,人类的命运。这才是真正的“旅行的意义”好吗。阅读的过程很慢热,开头讲述旅程开始的部分犹如温吞水,时不时又回头插叙自己从事研究的学术理路。进入亚马逊原始部落的叙述开始渐入佳境,妙趣横生的丛林生活,还有对人类初始社会建构的苗木都让人眼界大开。到最后的对社会和宗教之间的比对和深入剖析才是最精华的部分。不知道是不是法国人普遍思路比较清奇,虽然文本上经常是绕来绕去的分析,但是最终出来的感觉倒不是十分的晦涩。
评分在一段特殊的时光里,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感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