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笔录

诉讼笔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勒克莱齐奥
出品人:
页数:286
译者:许钧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6606
丛书系列:现当代外国文学系列
图书标签:
  • 勒·克莱齐奥
  • 法国
  • 法国文学
  • 小说
  • 外国文学
  • 诉讼笔录
  • 勒克莱齐奥
  • 文学
  • 诉讼
  • 笔录
  • 法律
  • 文书
  • 司法
  • 程序
  • 证据
  • 记录
  • 庭审
  • 司法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说《诉讼笔录》讲述了亚当·波洛的流浪生活。在世人眼中,亚当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在海滩、大城市中流浪的人。他不关心社会、城市的种种消息与动静,也不思索自己的过去,回忆自己的亲人,考虑自己的将来,似乎与现代社会斩断了一切联系。他始终保持一种直感的方式,并拒绝接受理性的思维方向。同时他力图物化自己,使自己消散融化为宇宙中的一点物质。最后因在大街上发表“怪诞”的演说被警方视为精神病人而送入医院。

《诉讼笔录》有着勒克莱奇奥早期作品中浓郁的奇幻色彩,亚当因为说了实话被社会认为是“狂人”,但是他在与医疗小组针锋相对的交谈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智力和惊人的思辨能力。这种充满讽刺与逆反的对比式写法,显示了勒克莱奇奥对人、对社会、对现代文明出自自身直觉的诘难。正如瑞典文学院对他的评语,他“是一个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其作品有诗意的创新、感官的狂喜,和对文明主宰下的、游离于文明之外的人性的上下求索”。

作为法国“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诉讼笔录》虽然没有完整严密的故事,情节松散,展现的形象也零星、分割,但作家对客观物件的形状、线条、色彩观察入微、描写细致,继承了“新小说”派的风格。字里行间常见超现实主义的隐晦联想,和明显受到象征主义影响的怪异比喻。这种糅杂各派的手法给小说带来了独特的风貌,令人耳目一新。

这部小说写作时正值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不久,作者坦言当时法国人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之下,人人自危,而他在咖啡馆中创作时将飘过耳边的谈话和报纸新闻的片断融合到文本中,忠实地再现了人性的异化过程。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评价道:“《诉讼笔录》让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也许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作者简介

勒克莱齐奥全名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1940- ),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当代法国文学的三颗明星。他作品中的最大特色是一种跨地域、跨文化的兼容并蓄,这与他七岁时与家人前往非洲尼日利亚度过童年时光,随后前往英国读大学,最后回到家乡法国尼斯文学院深造的经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而成为作家后周游世界的经历,更是使他深入了解了各种文化冲突,以及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注。这也直接催生了勒克莱奇奥对遁世题材作品的热衷。1963年,勒克莱奇奥在进修硕士学位期间,他的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出版,当年即入围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奖,并成功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一举成名。1980年,他的小说《沙漠》获得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保罗·莫朗文学奖。1994年,勒克莱齐奥被法国著名文学月刊《读书》评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2008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从火车上听着音乐开始,让-马·居·勒克来齐奥这位青年才俊的文字就不断地通过我的视神经传达到我的左脑和右脑,引发了我理性和感性的斗争。我一次次地从亚当·波洛的身上寻找自己曾经的影子,发现原来对于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来说,我还是很稚嫩而已。 从火车上回到了...  

评分

罗豫/文 如果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评一个“最佳处女作奖”, 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应是重要备选。读罢此书,更强烈的冲动是会十分好奇:勒克莱齐奥接下来的作品写什么。很明显,勒克莱齐奥在这部小说中一出手,就让主人公退回到一种人类的原初状态,几乎尝试给现代文明来了...  

评分

for《新闻晨报》 如果不是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估计不会有多少人还能想起这个长得有点过分的名字——让-马•居•勒克莱齐奥和他的《诉讼笔录》。要知道,早在十几年前的199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就引进了这本书,可似乎被人忘了个干干净净。这件事情给我的启示,是中国...  

评分

浩瀚如繁星当空,行文如高山流水,零散的碎片,凌驾于文字本身,在头脑中井然有序,阅读的快感从第一个字符开始。选一个清静的午后,或者寂静的深夜,带着一种欲罢的不能的情绪,你会喜欢上这本书,就像我一样。 23岁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只是刚刚懵懂的热爱上读书,只是刚...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的过程很累,看完感觉确实牛叉。

评分

【豆瓣第750本已读】【2016.10.29~10.30】(13.9万字,286页)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23岁处女作,现代派写法的流浪汉式小说。形式感强,意象密度大,小说的体重很轻,直接穿插的新闻页面和“小说中的小说”颇似巴塞尔姆《白雪公主》,此外还用了间离、元叙述、第二人称、复调和意识流等手法。

评分

作者的习作,逃之书和偶遇更好点

评分

他试图摆脱语言叙述的一切羁绊,对感觉产生、延续及消退的进行逼真的还原,原始精神对现代伦理、物质、文明的报复。有着极端理智和反常行为的圣者,被困于房间,失去说话的能力和权利。所以还是不要太理智的好。

评分

典型的法国式吃饱了撑的哲学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