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中文版《加缪全集》分为四卷:一卷小说、一卷戏剧、两卷散文,凡两百余万字,由著名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主编,以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权威的七星丛书版为文本依据,邀约丁世中、李玉民、沈志明等法语界精英译者担纲翻译。除了《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外,还翻译了他的所有剧作,以及包括政论和文论在内的全部散文作品。《加缪全集》称得上是汉语出版界有史以来作品收罗最全、译本也最权威的加缪作品总集。
1.《卡利古拉》——最喜欢的一部,极端处境中看到人性,而看到世界真相的卡利古拉无法再活着。对绝对真理和道德的要求使他无法与世俗生活融合。结尾处有一点Raymond Carver的感觉,“发现悲伤也不能持久,甚至痛苦也丧失了意义”,悲伤和痛苦的虚无性。 2. 《误会》——当你需...
评分在我看来,无论是在戏剧的写作手法上还是在题材的选取上,加谬和萨特都挺像的。 卡利古拉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作者是想探讨那种无拘无束的、为所欲为的、不受自身所处的环境制约的自由吧,说实话,这种讨论在我看来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加谬估计没有读过哈耶克吧。 加谬似乎是...
评分没学问,也没研究过加缪的作品,只说自己的理解吧。 在我的理解,戏剧是创作者把高度抽象的道理或者所提出的问题用生活现象的形式演化出来。 那么知道了戏剧所表现的主题,一切现象的意义迎刃而解。 加缪对《卡利古拉》的创作取材,基本来自苏维托尼乌斯所著《罗马十二帝王...
评分五分--- 误会:非常有加缪哲学的味道,剧情和结构都十分完美。 正义者:虽然不像是荒诞或是反抗一类的题材,更多的是探讨伦理的问题,但写得非常感人。 四分--- 卡利古拉:似乎是作者最看重的一部,哲学味太浓,人物很难引起共鸣。 群魔:作者要把一部几百也的小说压缩到几十页上...
评分我迷恋罗马。 并不是因为那部美国风格的电影,而是象《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害羞拘谨的英国女人一样,那禁欲主义清教徒看到罗马那充满男子雄性力量的雕塑感到一种既恐惧又崇拜的心境,紧张的几乎迸裂的肌肉线条,尼录式的无限统治的傲慢与张扬的面部表情。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
《卡利古拉》的确是“高级自杀”,把这篇加缪看《十二凯撒传》有感而写的剧作去除,那么这一整卷都可以扔河里了。
评分似乎只有卡里古拉值得一看........
评分卡利古拉!
评分阿斯图里亚斯起义真是欣赏不来
评分阿斯图里亚斯起义真是欣赏不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