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中文版《加缪全集》分为四卷:一卷小说、一卷戏剧、两卷散文,凡两百余万字,由著名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主编,以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权威的七星丛书版为文本依据,邀约丁世中、李玉民、沈志明等法语界精英译者担纲翻译。除了《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外,还翻译了他的所有剧作,以及包括政论和文论在内的全部散文作品。《加缪全集》称得上是汉语出版界有史以来作品收罗最全、译本也最权威的加缪作品总集。
大部分该是加缪的自传。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童年与少年成长。想从他的经历里知道什么?“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与他的虚构小说感觉不一样。一般自传体小说往往不紧凑和略显凌乱,这正是回忆的特点:一个个的片段。我看的是《加缪全集·小说卷》里刘华译本。
评分“一个人始终是自己真理的猎物” 文:刘苇 阿尔贝·加缪的一生,几乎是浓缩的一生。他年轻时就享有盛誉,29岁因《局外人》而名震天下,44岁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却在得奖3年后死于车祸,年仅47岁。 另一方面,他与同时代的名家——如萨特、雷蒙·阿隆、西蒙娜·德·波...
评分阿尔贝·加缪:局外人与局内人 转自深圳晚报 文:邱华栋 在加缪看来,生活就是荒诞的。 “我在这里明白了什么是光荣,那就是无节制地爱的权利。”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谈到阿尔贝·加缪的时候说:“他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阿尔贝·加缪的特点就在于不断地...
仍然最喜欢《局外人》,看一次发呆一次,每次都能觉悟到新的东西。其他几篇政治意味浓了点。遗稿《第一人》尚未完成,乱,没有坚持看完。
评分#加缪的小说就像一个容器,承载他关于荒诞与真理、关于失落与抗争的哲学思考的容器。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所说:“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象和光芒的宇宙中,人看起来是异邦的,是陌生人。他的流亡无法治愈,因为他被剥夺了一个失去的故乡或一片应许之地的记忆。这种人和生活之间的离异,演员和背景之间的离异,正是荒谬感”,被流放的孤独与错位,以及无休无止的内心流亡,不仅是加缪个人最重要、最无力挣脱的生命体验(这化成了《第一个人》中没有故乡、没有根基、孤独成长的失落),也构成了他最核心的表现主题:《局外人》中与整个社会的格格不入、《鼠疫》中的监禁与毁灭、抗争与妥协,《流亡与独立王国》中各色人等所遭遇的双重流亡。萨特说加缪是一个道德主义者,而他的确用自己的作品呈现了在现实面前人所能体现的道德的多样与深度。
评分家里买的是这版,读过却不是这版……
评分两册在手……试读出顾方济、徐志仁译本和刘方译本的不同
评分欧洲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