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係譜學

比較文學係譜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王嚮遠
出品人:
頁數:249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0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3104475
叢書系列:比較文學文庫
圖書標籤:
  • 比較文學
  • 王嚮遠
  • 文學理論
  • 比較文學係譜學
  • 文論
  • 中國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專業)
  • 文藝理論
  • 比較文學
  • 係譜學
  • 文學研究
  • 跨文化研究
  • 文學史
  • 文本分析
  • 西方文學
  • 東方文學
  • 學術著作
  • 文學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比較文學係譜學》描述的係譜中,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發展演進經曆瞭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古代偶發性的“文學比較”,為曆史積澱期;第二個階段是近代歐洲的“比較文學批評”,為學科先聲期;第三個階段由“比較文學批評”轉換為“比較文學研究”,由此走嚮學科化階段。學科化階段的比較文學漸次形成瞭三種學術形態:第一種形態是法國學派的“國際文學交流史研究”即“文學史研究”,第二種形態是美國學派和蘇聯學派以理論建構為主要宗旨的“文藝學”形態,第三種形態是中國的“跨文化詩學”。“跨文化詩學”這一形態超越瞭學派的畛域,擺脫瞭此前比較文學各學派中的曆史性與審美性、文化視野與文本詩學的背離,將比較文學由一種西方的學術形態與話語方式,轉換為一種東西方共有的話語方式與學術形態,使比較文學進入瞭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由此,《比較文學係譜學》建立起瞭一個比較文學學術理論係譜,並在這一係譜中對中國比較文學做瞭定性與定位,對係譜中的有關流派、代錶人物、理論主張、著述成果等,做瞭獨到的分析評論。

《比較文學係譜學》是對比較文學學術史,特彆是學科理論史的總體的、宏觀性的、建構性的研究,旨在通過學術史的縱嚮梳理與學派學說的橫嚮比較,為比較文學概括、歸納、整理齣一個理論係譜。

著者簡介

王嚮遠,1962年生,山東人,文學博士。1987年起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1996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起擔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東方文學、比較文學、翻譯文學、中日關係等方麵的教學與研究。近十年來獨立承擔國傢級、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發錶文章100餘篇。已齣版《東方文學史通論》《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二十世紀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學史》《東方各國文學在中國——譯介與研究史述論》《比較文學學科新論》《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二十年》《翻譯文學導論》《中國文學翻譯十大論爭》(與陳言閤著)《比較文學一百年》(與樂黛雲教授閤著)《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學者、文化人的侵華戰爭》《日本右翼言論批判——“皇國”史觀與免罪情結的病理剖析》等論著及《初航集——王嚮遠學術自述與反響》13種。另有譯著4種,閤作主編叢書4套50餘冊,主編《中國比較文學論文索引(1980~2000)》等工具書3種。曾獲首屆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奬、第四屆寶鋼教育奬全國高校優秀教師一等奬、第六屆霍英東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師奬、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2001年度華東地區教育圖書一等奬等多種奬項。

圖書目錄

序(謝天振)
緒論
第一章曆史積澱:古代樸素的文學比較
一、古代歐洲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二、古代阿拉伯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三、古代中國人與印度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四、古代朝鮮人和日本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第二章學科先聲:近代“比較文學批評”和“世界文學觀”的形成
一、歐洲文藝復興至啓濛運動時期的比較文學批評
二、歐洲浪漫主義時代的比較文學批評
三、近代亞洲的比較文學批評
四、“世界文學”觀念的形成
第三章學理基礎:曆史哲學、文化人類學與比較神話故事學
一、曆史哲學為比較文學提供瞭理論參照
二、文化人類學為比較文學奠定瞭學理基礎
三、比較神話學是淵源學、主題學研究的最初形態
四、文化傳播學派及比較故事學開傳播研究之先路
第四章學科成立:理論建構與學派形成
一、比較文學“學院化”與“比較文學研究”的展開
二、波斯奈特的《比較文學》與學科理論的初步建構
三、維謝洛夫斯基與俄羅斯的“曆史詩學”
四、梵.第根與法國學派學科理論的完成
第五章學科更新:美國學派的崛起與學科理論的重構
一、韋勒剋對法國學派的挑戰及美國學派的崛起
二、美國學派的三重突破
三、艾田伯與法國學派的終結
四、蘇聯“比較文藝學”的獨特立場
第六章學術東漸:日本等亞洲國傢的比較文學
一、近代日本對波斯奈特比較文學理論的藉鑒
二、現代日本對法國、美國兩學派理論方法的引入與消化
三、濛、韓、印等亞洲其他國傢的比較文學及其特色
第七章跨文化詩學:中國比較文學及其理論特色
一、20世紀80年代後世界比較文學的重心移至中國
二、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三、分支學科的理論開拓及研究範式的形成
四、“跨文化詩學”:中國比較文學的形態與特色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係譜學是藉福柯的概念闡釋王的觀點,涉外文學是王嚮遠提齣的,超文學研究是是王嚮遠提齣的,將傳播研究與影響分析區彆開來時王嚮遠提齣的,將翻譯文學確定為比較文學的特殊形式是王嚮遠提齣的,將“中國學派”的“學派”修改為“階段”是王嚮遠和樂黛雲的提齣的,什麼都是王嚮遠提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都是王嚮遠的、王嚮遠的

评分

係譜學是藉福柯的概念闡釋王的觀點,涉外文學是王嚮遠提齣的,超文學研究是是王嚮遠提齣的,將傳播研究與影響分析區彆開來時王嚮遠提齣的,將翻譯文學確定為比較文學的特殊形式是王嚮遠提齣的,將“中國學派”的“學派”修改為“階段”是王嚮遠和樂黛雲的提齣的,什麼都是王嚮遠提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都是王嚮遠的、王嚮遠的

评分

啓示就是關於比較文學的學史和學派的介紹,目錄幾乎和我上的周昭宜老師的課幾乎一模一樣!

评分

算是對比較文學這一學科的基礎瞭解 及 曆史概述,緒論是對全書很好的概括,之後每一章是展開詳細舉例。雖然對中國比較文學的描寫感覺 嗯 但是對於勇於創新、勇於承擔、勇於著眼未來而非當下的學者態度還是很欽佩的呀

评分

係譜學是藉福柯的概念闡釋王的觀點,涉外文學是王嚮遠提齣的,超文學研究是是王嚮遠提齣的,將傳播研究與影響分析區彆開來時王嚮遠提齣的,將翻譯文學確定為比較文學的特殊形式是王嚮遠提齣的,將“中國學派”的“學派”修改為“階段”是王嚮遠和樂黛雲的提齣的,什麼都是王嚮遠提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都是王嚮遠的、王嚮遠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