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美学生史》从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远渡重洋开始叙述,梳理井勾勒出了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历史过程。作者把这一历程划分为三波留学潮,关注的主体主要聚焦于1909年至1930年代抵达美国的“第二渡留学生群体”,尾声部分则回顾了中美两国在1978年签署跨文化教育协议之后出现的“第三渡”留学大潮。从书中可以看到,一百多年米,三代中国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及付出的代价。
史黛西·比勒 ,又名珍·史黛西·比勒,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学者,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中美民间交流,特别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史以及在美华人 、留学生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交流史,并在这一领域发表许多专题文章。作者现任密西根州大社区志愿者国际交流计划(CVIP)主任,亦兼任多个民间研究机构的研究员职务。
近来每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时,据说台下学生中颇为可观的一部分都已获得了留学签证,其中多数是去美国。有人戏称清华“果然是留美预备学堂”——这句话语带双关,因为该校历史的最初二十年,确实就是为学生去美国留学而开设的预备学堂。罗素1921年到访时还说,清华“恰似一个从...
评分近来每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时,据说台下学生中颇为可观的一部分都已获得了留学签证,其中多数是去美国。有人戏称清华“果然是留美预备学堂”——这句话语带双关,因为该校历史的最初二十年,确实就是为学生去美国留学而开设的预备学堂。罗素1921年到访时还说,清华“恰似一个从...
评分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什么,感觉文字很生涩。不过提供一个全新的历史角度解读。
评分尾声 继续追寻现代化 留美中国学生,1978-2002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严谨治学 人才摇篮 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 清华大学成立八十周年纪念 ——李鹏,1991年4月 在中国文化中总有一种为你...
评分近来每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时,据说台下学生中颇为可观的一部分都已获得了留学签证,其中多数是去美国。有人戏称清华“果然是留美预备学堂”——这句话语带双关,因为该校历史的最初二十年,确实就是为学生去美国留学而开设的预备学堂。罗素1921年到访时还说,清华“恰似一个从...
有历史感,每一代留学生有自己的使命、遭遇与命运...总的来说,还是很沉重。
评分留美学生月报(Chinese Student Monthly)的总结梳理+部分著名留美学生的小传。这写起来倒是有点容易啊…
评分三樓後面那排書架,很少借,都是隨便翻,很享受。
评分翻译差!砸了三联的牌子
评分删节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