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赵珩先生谈饮食文化的一部力作,开饮食文化读物之先。全书共48篇。用白描式的笔记体写“食话”,写口腹之物,记风物人情,述历史掌故,亲切自然而优雅,流露出作者对精致文化的一份眷念。
看过这本书的人认为赵珩比梁实秋差多了,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不具可比性,现在的人,哪能有老派文人那种从容呢?即使有那种从容,在饮食上,也决计没有那个时代的际遇了。 很多种民间的美味,随着人的消亡,物的灭绝,有的还传下了个名字,有的恐怕就因此湮没在历史的粉尘背...
评分 评分美食,典故,文化融于一体的散文集,深得我心。那些美食的描写令人心动:山药、红枣、山楂捣泥用香油炒过蒸透覆以桂花糖明芡的炒三泥,鲜美绝伦的雪笋汤,蘸过玫瑰蜜汁卤后汁甜糕软、芸豆的清香与玫瑰的馥郁溶化在一起的芸豆糕、仿膳的肉末烧饼……也才明白,原来我在杭州吃的...
评分赵珩先生的《老饕漫笔》很是奇特。阿城读到汪曾祺的《受戒》后说:“看后心想这姓汪的好像是个坐飞船出去又回来的早年兄弟,不然怎么会只有世俗之眼而没有“工农兵”气?”套用阿城的话,贵族世家的赵先生也让人惊奇,东西南北的吃食都讲在节骨眼上,怎么一点也不“隔”,没有...
评分与其说是关于饮食的记录,不如说是对吃的记忆和回味,一种生活情趣,一种念旧的情怀。最让人舒服的是这样缓慢不费神的文笔的调调。
评分饭前翻几页,刺激胃酸分泌甚好!许多西人谓国人不懂吃之艺术,很多国人笑西人不知吃之感觉,谬矣。忆及题写书名的王世襄大师旧事,改革初年某日老外在北京饭店宴客,王先生用罐头瓶自带小菜,骑自行车赴宴。瓶盖开启,香溢四座,惹老外尽垂涎。此等名士风流、老饕风范只可追慕。老婆曰:开饭了!刚翻完~处处有学问,只要肯留心。比如,饮料琐谈一文写到,汽水老牌子有北冰洋、正广和、八王寺,果子露能扯上红楼梦,王老吉如何起家,酸梅汤最好的三家信远斋、丰盛公、通三益...有很多还在,有很多已消失。顿觉饿鸟,灌一杯老牌饮料格瓦斯先~
评分与其说是关于饮食的记录,不如说是对吃的记忆和回味,一种生活情趣,一种念旧的情怀。最让人舒服的是这样缓慢不费神的文笔的调调。
评分二版价格稍贵,和《续笔》在印张上风格对应,颇好
评分作者很喜欢吃,不太会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