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

等待香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林奕華
出品人:
頁數:305
译者:
出版時間:2009-9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8068451
叢書系列:等待香港
圖書標籤:
  • 林奕華
  • 香港
  • 隨筆
  • 文化
  • 香港文化
  • 散文隨筆
  • 林奕華
  • 雜文
  • 等待香港
  • 香港
  • 文學
  • 小說
  • 情感
  • 時代
  • 迴憶
  • 離彆
  • 流浪
  • 命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製造》是“等待香港”係列的第二部,被稱作“東方荷裏活”的這座娛樂大都會,在林奕華眼中已是明日黃花般的末路窮途。仿佛永遠熱鬧的港産片,其實不過“看上去很美”;信手拈來的一串串偶像、巨星,卻發覺是“以前的月亮”;香港還能等到下一個張國榮?誰能接張曼玉、劉嘉玲的班?倪亦舒,黃碧雲,香港的故事到底怎麼寫?香港,真的失掉“創意”力瞭嗎?

著者簡介

林奕華,當前遊刃於劇場界與演藝圈間最炙手可熱的香港舞颱劇作傢、導演。從1989年開始至今,林奕華在18年的時間裏保持年年有新作,並先後推齣瞭30餘部話劇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充盈著各式的鬼點子和創意奇纔,而它們為他贏得瞭一個“鬼纔”的美譽。

早在中學時期,他就與友人組成香港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麵體”。八九年,林獲歌德學院贊助赴烏波塔拜訪編舞傢皮娜•包什。同年在香港藝術中心籌劃瞭第一屆“同誌電影節”,正式為本地的“同誌文化”打開瞭與大眾交流溝通的管道。

一九八三年應雲門舞集之邀,隨團到颱北演齣,對當時颱灣正在發展的小劇場造成相當影響。一九九四年憑《紅玫瑰白玫瑰》獲得颱灣金馬奬最佳改編劇本奬。

在香港,林奕華的戲劇每每與天皇巨星聯姻,不僅在舞颱上取得瞭重大突破,更為劇場注入瞭新鮮血液。劉德華推崇其為“意象豐富、靈巧多變、每個新作都叫人期待”。 留英期間,他曾迴港為「達明一派」《我愛你演唱會》齣任演齣編排。他讓劉若英演活瞭張愛玲的《半生緣》、讓吳彥祖成功詮釋《快樂王子》,在香港曾邀陳慧琳、雷頌德、許誌安演齣《行雷閃電》,梁詠琪演齣《大娛樂傢》,並由劉德華為主題麯題詞。每一部作品都再創巨星事業新高峰。

1991年林奕華創建“非常林奕華”,並擔任藝術總監。至今創作了超過四十齣融閤不同元素的舞颱作品,亦曾籌辦多項跨文化、跨地域、跨媒體活動,與來自中國、颱灣、日本、德國、英國等地的團體及藝術傢交流。創作源自生活,“非常林奕華”的作品一直從本土文化尋找靈感,通過與不同界彆的藝術傢閤作,創作瞭多個帶有濃厚本地色彩的劇目;從早期的《悲慘世界》、《男裝帝女花》到近年的《東宮西宮》、《大娛樂傢》、《水滸傳》、《萬世歌王》,在流行文化、青年文化、政治、娛樂、愛情等多樣化的題材中,呈現齣彆具一格的劇場美學。

2007年5月,“非常林奕華”在第七屆“相約北京”藝術節演齣3場,9月再度與兩庭院閤作《西遊記》演齣8場。12月,林奕華將帶著他的《包法利夫人們》來上海演齣。“非常林奕華”已橫跨兩岸三地,成為獨步華人世界的新劇場品牌。

林奕華亦緻力於文化及教育工作,自1997年至今分彆為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香港浸會大學人文素質教育、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擔任講師。他還身兼香港《太陽報》、《Elle》、廣州《南方都市報》及北京《新京報》等專欄作傢,並主持香港電颱《我愛你愛電視劇》、東亞衛視《現代啓示錄》等節目,“鬼纔”之稱亦指他對社會人世的獨特視角與犀利筆伐。

圖書目錄

代序 星空無奇遇Ⅰ 看上去很美 唯有業隨身 忘瞭我是誰 小男人天堂 小聰明天下 英雄反英雄 曆史交白捲 明星大過天 女人不是人 女人不可愛 香港大佬多 看上去很美 黃磚路 港産片 邵氏電影重來 ——老調重彈的男性想象 我看邵氏 永懷嘉禾Ⅱ 似是故人來 張看、看張 哥哥的星途 如果 和哥哥在柏林的日子 下一個張國榮幾時齣現? 誰愛梅艷芳 蝴蝶精·掃把精·camp精 被囚禁的精神領袖 記憶關海山 甘草白文彪 我們的瀋殿霞Ⅲ 以前的月亮 以前的月亮 百變李香琴 香港有個何莉莉 李琳琳:更早的張曼玉 黃淑儀:最早的Gigi 晴天霹靂 奇女子狄娜 李司棋:亦正亦邪的頭號花旦 芳芳的鏇律 芳芳的幽默感 芳芳的聯想 “野蠻”阿姐 當汪明荃變身婆 薑大衛 狄龍 性感石修 譚傢明二三事 鍾記夢露 發哥老矣,尚可戀愛否? 修煉郭富城 Who’safraid of鄭裕玲 沒有秘密的劉嘉玲 瑪姬的故事 瑪姬詞典 ——關於遊曆、飄流與發現新大陸 林憶蓮外傳 忽而今夏Ⅳ 終極範特西 香港明星哪裏來? 為什麼香港需要明星? 因為甜所以淡 膠紙 是劉嘉玲,還是張曼玉? ——誰是香港最後的女明星 香港女藝人的昨天與今天 娛樂十年Ⅴ 如果·創意 給羅太寫信 藝術教育inHongKong 邁剋效應 妖男祭:羅文之死的啓示 明星另一麵 放潮流飛機! 吳靄儀 問候亦舒 黃碧雲附錄 張先生,你知道嗎?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港人爱港,林奕华算一个。小学起便在《南方都市报》副刊上读林奕华的文化评论,想来也十年有余,但直到拜读他的香港三部曲,我始明了他这个香港人对故土情浓如此,与文化纠葛至深。不熟悉戏剧的人对林奕华的印象怕停留在“文化人”三字上,想必直到舞台剧《贾宝玉》红遍大中华...  

評分

书店里翻阅了香港制造,让我想起许多个香港女作家,亦舒张小娴李碧华梁凤仪,女作家很容易把自己替代小说内,恍惚时会分裂为作者独白抢白愤懑的表达。沉溺在其中不可自拔。 林奕华有几岁了,想必估计也够岁数喜于沉浸在回忆里。缅怀,这本书缅怀了许多熟悉的人和事,在或不在...  

評分

第一次接触林奕华,就是看的他所写的这个《等待香港》三部曲,看的是《永远的香港人》。彼时我正在申请香港的博士,对这个一水之隔、曾通过娱乐产品传递孕育乃至教化了处于稀缺年代的大陆青少年的地方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但事实上,这一本书自2008年购入,却直到2016年的今天才...  

評分

以前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这句话,是一篇林奕华专访的标题,太贴切了。 书大略翻了一下,只挑自己熟悉的部分看,最精彩的,自然是关于张国荣的那些回忆。原来,一个小男生,对另一个小男生,可以迷恋到如此地步。也只有蜻蜓点水般的接触,才能若有所失地惦念很多年吧。 与其说林奕...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圖書館。

评分

因為甜所以淡

评分

如果說香港還能有批評傢這樣的頭銜,林奕華當仁不讓,他是愛之深責之切

评分

羅嗦但是在理。

评分

粗翻,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