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

內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海南齣版社
作者:威廉·哈特
出品人:
頁數:222
译者:颱灣內觀禪修基金會翻譯小組
出版時間:2009-8
價格:25.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44330640
叢書系列:生命閱讀叢書
圖書標籤:
  • 內觀
  • 禪修
  • 靈修
  • 修行
  • 佛學
  • 心靈
  • 佛教
  • 葛印卡
  • 內觀
  • 心靈成長
  • 自我探索
  • 冥想
  • 情緒管理
  • 內在覺察
  • 心理療愈
  • 專注力
  • 意識提升
  • 生命感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觀》作者寫作的目的,隻是介紹葛印卡老師所教導的內觀方法的梗概,希望藉此增廣對佛陀教導的瞭解,以及對佛陀教導的精華——內觀方法——的瞭解。遵照烏巴慶尊者的傳承,及葛印卡老師的教導內觀(Vipas sana)是印度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韆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麵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瞭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著者簡介

S.N.葛印卡(S.N.Goenka),祖籍印度,1924年齣生於緬甸,是一位遵照緬甸已故佛教大師烏巴慶長者傳統的內觀傳授老師。l955年,葛印卡開始跟隨烏巴慶長者學習內觀技巧。後經烏巴慶長者長達十四年的指導,葛印卡於1969年開始移居印度傳授內觀法門。 葛印卡在印度及其他東、西方國傢傳授瞭三百多個課程,學生數以萬計。自從印度開始傳授課程以來,先後在世界各地成立瞭內觀中心。1982年起,葛印卡開始委任助理老師協助他指導課程,以應付課程日益增長的需求。 葛印卡所傳授的內觀方法,體現齣佛陀時代的傳統,深刻吸引瞭世界各地背景各異的人來修習。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葛印卡演講
一、生活的藝術
二、由內在安詳到世界和平
三、快樂的真諦
簡介
故事:遊泳學
第一章 探索
故事:自己走這條路
第二章 起點
故事:佛陀與科學傢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故事:種子與果實
第四章 問題的根源
故事:石頭與奶油
第五章 戒的訓練
故事:醫生的處方
第六章 定的訓練
故事:彎麯的牛奶布丁
第七章 慧的訓練
故事:兩隻戒指
第八章 覺知與平等心
故事:就隻是看
第九章 目標
故事:買油
第十章 生活的藝術
故事:時機已到
附錄
一、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二、佛經中有關“感受”的章節
三、重要巴利文詞匯一覽錶
四、各章附注
五、全球各地內觀中心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在参加完十日内观课程后内观中心送的,内容基本是课程中葛印卡老师每晚开示的汇总。所以对于参加过课程的人这本书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了。 葛印卡老师是出生于缅甸的一位成功的生意人,然而成功的事业却并没有让他活的很快乐,他有着严重的偏头痛,遍寻世界名医都没有治...

評分

纪录我的内观实修旅程。 1.27-2.7,辽宁丹东双灵寺,内观(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有种莫名的牵引,让我再时隔一年之后,真正成行。十天,禁语,吃素,过午不食,与外界隔绝联系,早晨4点起床,晚上9:30睡觉,每天坚持10多个小时的禅坐时间,...  

評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isley(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1296608/ 自由职业的我有些懒散,没有安排时,便睡到自然醒,有时一觉醒来已是中午(这也是自由职业的好处)。而四月的最后10天,到了中午,我已经吃过两顿饭,正在...  

評分

再过一周,就要开始内观课程了,也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对内观简要的概括。不过,这也使我从一无所知到懵懂。不期待,不欣喜,更不恐惧。每一天每一刻,静静的接近而已。生命的苦楚,道不尽,走不完,有些人自始至终到在寻求实相与解脱的道路上,因此,便有了,你我的相遇。回...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個人隻是滄海一粟,何必貪癡嗔!

评分

這本書得於葛印卡十日課程,去緬甸嘗試瞭馬哈希之後重讀,葛印卡的內觀方法能傳至世界各地自有其原因,非宗教,不玄虛,大道至簡至易。

评分

內觀是很好的修習方法,不過本書隻是簡單介紹,並無實際修習指導,但仍值得一讀。

评分

今年下第一場春雨的時候,我剛好在內觀禪修。那是與世隔絕的第七天,我從深入的禪定中醒來,處在極其圓融祥和寜靜的心境中,自齣生以來我從未感受過如此純粹的快樂。在窗前望著外麵的雨景,我依次領悟瞭三句話:第一句是《牡丹亭》中的戲文:“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第二句是《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第三句是《金剛經》中的“凡有所相,皆為虛妄”。三層境界,層層相輔,直至無可立足。無立足境,是方乾淨。

评分

這算是南傳佛教的修禪法,內觀法,比較入門,一句話,觀心無常。眾多研究下來,還是經過日本演變過的曹洞宗默照禪比較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