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人。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合欢树》《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散文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作品入选多种版本的语文课本,被译成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务虚笔记》是史铁生半自传式的作品。虚者,虚无也,务虚者,思考虚无也,关心虚无也。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作品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嬗变对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种种影响、冲击、规范和梦想。作品充溢着神秘的美、现代的美、善意的美。
这本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没有具体的姓名,只有一个个英文字母来代替身份。甚至连他们的身份也是模糊的:每个人可以前后年龄相矛盾,可以思绪和经历相混合,可以在不同的“我”之间来回跳跃。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个奇妙的“写作之夜”里。 我认为史铁生并不想创造出人物本身,...
评分用这本书里的话来说,史铁生对于我的诞生恰是2011年1月1日他去世后的那一天。 我仍记得那天的情景:上午最后一门,语文课,昏昏欲睡,偷偷拿出手机上人人网,一篇为了怀念而全文转载《我与地坛》的日志。那天冬日阳光灿烂,我弯着身子小心操纵着分辨率不高的屏幕。 后来泪水...
评分用这本书里的话来说,史铁生对于我的诞生恰是2011年1月1日他去世后的那一天。 我仍记得那天的情景:上午最后一门,语文课,昏昏欲睡,偷偷拿出手机上人人网,一篇为了怀念而全文转载《我与地坛》的日志。那天冬日阳光灿烂,我弯着身子小心操纵着分辨率不高的屏幕。 后来泪水...
评分“存在的核心是一种虚空,就象我之所以了解我自己是因为我通过与别人的心灵沟通以后对自己的体察,这种沟通并不是一个实在的接触,而是依靠我的一个设想、一个回忆、一个诉说,这些内容都属於无形的,是虚空的。”——史铁生 读完《务虚笔记》,方才发现这个看似短暂的“写作...
评分史铁生老师去世了。我甚至没有去他的地坛看一看。 从大一偶然借到他的《好运设计》到《务虚笔记》,买过很多套,送人,自己也读了多少遍,曾经深陷其中。觉得自己是O也是Z,其实是那心绪与消息,纠结与无言吧。 直至大学毕业后,接触佛法,心思在它处,就没在碰这书。后来...
“为什么要画画?只是因为对这个世界有太多模糊不清的印象”。这个版本太烂了
评分越来越喜欢史铁生,令人深思
评分至今阅读过的最为伟大的作品,唯一令我自觉渺小的作品。优美的语言,诗般的意境,精妙的思辨,深刻的思想。
评分“为什么要画画?只是因为对这个世界有太多模糊不清的印象”。这个版本太烂了
评分5分是给书本身的,这本书放在什么年代都不会过时。虽然无视评注才是上上法,下次绝不买这出版社..另:这部空间混淆的书的确累。相对来说病隙碎笔更适合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