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月至7月,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到中国游览。从上海、南京、长沙、洛阳等地都留下了这位年轻作家的身影。《中国游记》就是这次旅行的见闻记录。书中不仅论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还对当时的世风民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留下了作者拜访章炳麟、郑孝胥、李人杰(汉俊)、辜鸿铭、胡适等人的谈话记录。这次出版,还配有芥川氏当年旅行的六张精美照片。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别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等。生于东京。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后,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两次复刊《新思潮》,引导文学新潮流。此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鼻子》、《芋粥》、《手巾》,确立其新进作家的地位。1919年进入大阪每日新闻社。1921年前往中国旅行。1917-1923年,所写的短篇小说六次结集出版。1927年7月自杀。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小品、随笔、游记、札记、诗歌等。其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
芥川龙之介的笔锋有点类似鲁迅,然而要柔和的多,他一般使用戏谑的口味写出一段段耐人寻味的文字。 但就这本书而言,我个人觉得不如他的《罗生门》。可能是这类的文章看得太多,他骂过的东西鲁迅先生就骂过了,而且骂的更加犀利,当然也可能是他所描绘的劣根性到现在还存...
评分芥川龙之介的笔锋有点类似鲁迅,然而要柔和的多,他一般使用戏谑的口味写出一段段耐人寻味的文字。 但就这本书而言,我个人觉得不如他的《罗生门》。可能是这类的文章看得太多,他骂过的东西鲁迅先生就骂过了,而且骂的更加犀利,当然也可能是他所描绘的劣根性到现在还存...
评分十月里,多方打探,买到了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游记》,该版配有导言,便于整本书的理解。其实关于芥川,有一种说法是,他的死与此次访华有很大的关系——1921年,芥川来到中国,而他旅程的头一个月却因隔膜炎在上海住院,此后三个多月旅途奔波,身心疲惫。回国后身体状况每...
评分十月里,多方打探,买到了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游记》,该版配有导言,便于整本书的理解。其实关于芥川,有一种说法是,他的死与此次访华有很大的关系——1921年,芥川来到中国,而他旅程的头一个月却因隔膜炎在上海住院,此后三个多月旅途奔波,身心疲惫。回国后身体状况每...
评分十月里,多方打探,买到了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游记》,该版配有导言,便于整本书的理解。其实关于芥川,有一种说法是,他的死与此次访华有很大的关系——1921年,芥川来到中国,而他旅程的头一个月却因隔膜炎在上海住院,此后三个多月旅途奔波,身心疲惫。回国后身体状况每...
在合集里面读完了
评分给三星和文本身没关系,因为他终究是在中国最受难的时候来过的日本人。即使他从头至尾都是写实的。
评分路的尽头是西湖,西湖水浅如大水田,永乐大钟是小便处,犬与日奴不得题壁
评分中国的脏,在患有深度洁癖的日人眼里可谓触目惊心。记得谷崎润一郎也在一篇文章中描写过在中国看京剧时舞台上弥漫的灰尘与演员随意吐痰的事。还有就是旧中国的颓败与贫苦,以及现实中那些风景名胜在古诗与传说里曾有之美的破灭。在芥川眼中,中国这个日本文化的母国,既无榜样之力也缺感召之魅。乱世的人地,只剩高涨的标语和苟活的草民,以及大人物的憾叹等等。
评分中国的脏,在患有深度洁癖的日人眼里可谓触目惊心。记得谷崎润一郎也在一篇文章中描写过在中国看京剧时舞台上弥漫的灰尘与演员随意吐痰的事。还有就是旧中国的颓败与贫苦,以及现实中那些风景名胜在古诗与传说里曾有之美的破灭。在芥川眼中,中国这个日本文化的母国,既无榜样之力也缺感召之魅。乱世的人地,只剩高涨的标语和苟活的草民,以及大人物的憾叹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