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綱

中國史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張蔭麟(1905—1942),無字,號素癡,亦常作筆名,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曆史學傢。張蔭麟1905年11月齣生於官宦之傢,1922年畢業於廣東省立第二中學。次年,考入清華學堂中等科三年級肄業。僅半年,在《學衡》雜誌第21期上發錶處女作:《老子生後孔子百餘年之說質疑》,針對史學傢梁啓超對老子事跡考證提齣異議,清華師生大為震動,並得到梁啓超的激賞。1924年6月,又發錶論文《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分析明清兩代傳入的西方學術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張蔭麟
出品人:
頁數:29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6-8
價格:1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66937
叢書系列:跟大師學國學
圖書標籤:
  • 曆史 
  • 張蔭麟 
  • 中國曆史 
  • 中國史綱 
  • 國學 
  • 通史 
  • 中華書局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張蔭麟先生短暫一生留下的唯一專著,原為作者所寫的高中曆史教材,不僅被譽為“曆史教科書中最好的一本‘創作’”,更是一種彆具一格的通史讀物。作者依據自己的曆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瞭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捨,用講故事的方式寫齣中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及若乾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章節安排簡要得當,文字技巧活潑動人,思想智慧透徹通達,隨處流露齣作者的纔情與用心。

此次齣版,另將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他為該書宋史部分撰寫的三篇文字一並列為附錄,供讀者參考。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趁着政协开会的间歇,断断续续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看完了,第一感觉就是惜乎先生去世的太早,若是能将中国历史全写一遍,竟是一件多么过瘾的事儿。 荫麟先生深入浅出,讲了上古到汉的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这几百年的重大事件,以人物为线索,条分缕析、举重若轻,文笔...  

評分

中华书局这一版本比上古版本少了王家范先生的<<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这一文不可不读,全文如下: 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  

評分

自己读书妄称20多年,历史类的图书、杂七杂八的文学评论和零星的历史研究文章也可厚着脸皮说读了一些,却似乎未曾对“张荫麟”三个字有太多印象,直至一阅《中国史纲》。 不知是后来者有“重生轻死”的习惯,还是原本就因为知音难觅。张荫麟,一代史学奇才,静静地隐没...  

評分

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明。   《东汉前中国史纲》,是当时教育部计划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的第一部。1935年,张荫麟已从...  

評分

中华书局这一版本比上古版本少了王家范先生的<<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这一文不可不读,全文如下: 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惜隻寫到東漢光武帝劉秀。

评分

很佩服,民國時期的中學曆史都達到這樣的水準,如果這部著作一直能寫到近世,相比也是能夠比肩呂思勉《中國通史》《白話本國史》、錢穆《國史大綱》的大作。

评分

張蔭麟、呂思勉、蔣廷黻,三位史學大師的閤集,篇幅不長,文采斐然,通俗易懂,絕對不同於現今“八股文式”的曆史書。曆史的八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每位大師的生平簡介。【LOLI哪裏跑】隻是天妒英纔,張蔭麟先生的史綱隻寫到王莽(記得應該是),先生去世時僅37歲,先生的大纔還未完全展現,

评分

讀的是2012年7月中華書局初版,整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是春鞦戰國時期,這也是我最感興趣和最中意的一部分。

评分

非常好的基本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