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史學理論經典著作,全麵反映新史學首倡者梁啓超的史學思想,對中國曆史研究影響巨大。書中先論述曆史的定義、意義和範圍,接著評價中國的舊史學,談及如何改造舊史學、建立新史學,最後專談史料的來源、搜集與鑒彆,並闡述瞭怎樣發現史實縱橫方麵的聯係。梁啓超認為,昔日的曆史書寫從來就是為統治階級粉飾太平、宣揚奴性的手段,所以要奮起疾呼史界革命,期待為國民寫史的“真史傢”,為人們提供較為客觀的曆史。他還係統講述瞭許多切身的治學經驗。梁啓超的史學思想與治學經驗,今天讀來,仍有重要的啓發意義。
附錄收入《中國史敘論》、《新史學》和《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三篇文章,供讀者參考。
聲案:本書蓋“蓬萊閣叢書”中最差勁者 其裝幀、紙張、印刷等等,皆副上海古籍一貫之令譽 然其排版—— 委婉一點,可說甚有“鈔本”之風味; 直接一點,簡直令人髮指! 文字,上下不齊;標點,半、全角雜陳…… 在上海購得《瀛環志略》 (梁啟超著. 湯志鈞導讀. 中國...
評分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研究历史,皆是以史为据,或探究事物规律或吸取经验教训用之于今。但研究历史亦有方法,我国历史悠久,史料繁杂,真伪难辨,这本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文笔精妙,用语考究。既有如万...
評分 評分《中国历史研究法》偶记 吾国乃史之大国,不读史,不足以知兴替,不足以鉴来者,故国人当读史,然国民读史,绝非饰智矜愚,炫耀博文之事,如此读史,多亦何意?任公此书,乃治史之圭臬,发蒙入门之读物也,非于国史典章,文化兴替有把脉者不可得也,此大家之作也,于有志读史之...
評分此書大一嘗讀之,隻覺詰屈聱牙,未能畢之。近來重閱此書,反覺任公所言頗為親切,雖然個彆概念的界定與發明尚待完善,一些對史料甄彆的觀點也值得商榷。但總體看來,任公此書對舊史學之弊與良皆有所闡釋,相較此前《新史學》一文,此處任公再論過去之舊史學已是更增敬意。至於本書對史學特性以及史料的論述,由於乃是由本國人言本國史,頗覺對中國曆史的特性能作進一步的指陳,而書中所舉史例,不僅多具典型性,且頗有可操作性,對於啓示後學如何質疑、發問,以及如何研究、論證皆有大裨益。任公《自序》謙稱“吾之此書,非敢有以與人也。”實則,此書處處皆是與人為善之言。
评分閱讀能力有待提高啊提高。
评分序言讀來,倒類我十年前對曆史的理解。翻瞭一遍,收獲甚微。
评分一個人的知識和見解必然不會完全正確,但一個誌在將畢生事業投於為人類社會和自己的祖國服務的人,他所作齣判斷的依據是他的良知。我慶幸自己沒有在太年輕以至於無法理解梁先生所想的歲數看到這本書。今天我纔真正明白,後人稱梁先生為中國新史學的奠基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評價。
评分序言讀來,倒類我十年前對曆史的理解。翻瞭一遍,收獲甚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