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出版的《平面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艾勃特毕业于剑桥大学,年纪轻轻就成了伦敦城市学校的校长,后来的英国首相H.H.Asquith就是他的学生。1889年退休后,艾勃特致力于文艺和神学的研究。 1884年,艾勃特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提出不同维度世界的存在及各维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详细介绍了一个只有两维的世界,通过描写平面国中的 “人”如何活动(包括房屋构造、女性行走规则、阶级斗争等)而使读者感到原来这样的国度、这样的生物确实可能存在。接下来是妙趣横生的零维国、一维国、二维国和三维国生命之间的大争论……由于其生动而严谨的叙事,即使是到了人们提出微观世界可能由十个维构成的20世纪80年代,《平面国》仍能作为一本空间“第一书”得到人们的一再推崇和引用。
1、英国人的幽默感总是与众不同,埃德温·A·艾伯特1884年的《平面国》今天看起来仍然充满现实的讽喻,前半本整个就是个数学版本的《1984》,而且更加精干和一针见血。看到圆形教士镇压不规则形领导煽动等腰三角形起义,要求获得平等,觉得如此熟悉。 2、而后半本则提出了更宏...
评分对于《平面之国》这部小说的分类,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意见是把它列为“科学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艾勃特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借助清晰严谨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想象,以及滑稽生动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了点(零维)、直线(一维)、平面(二维)以及空间(三维)...
评分很有滋味的小说,描述细致笔触幽默。 作者对二维世界不仅有出自逻辑与数学角度的构想(比如平面国的人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如何判断男女以及不同个体,如何通过明暗变化与线条长短的配合来判断来者边数等),更延伸到了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层面(比如边数决定等级,...
评分一个科学寓言:有个射击运动员在例行训练,在标靶上生活的一种生物中的科学家观察到他们的世界每隔一定时间段,就会出现一个洞。他宣布了这个物理定律。整个上午,射击运动员都在射击,对于标靶生物来说,这是很长的历史时期,他们认为他们的科学家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下午射击...
评分焦建/文 上完中学的几何课程之后,除了对数学有兴趣的人,估计不会有太多人还对于平面和纬度产生兴趣。作为一种理解更加艰深知识的工具,这些概念被当做一种学习的跳板。我们都记得的公理是——点移动成线,线移动成面,面移动成体。立体图形成为学习的核心,除此之外,其他的...
原著颇佳,编辑太差
评分1884。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评分原著颇佳,编辑太差
评分写异维度空间,刘慈欣的老师是克拉克,克拉克的老师大概就是它了吧.1884年的书,比时间机器和相对论早,比非欧几何晚几十年,一个链条上的一环.
评分插圖減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