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並任教於傢鄉的中小學。1930年經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定居颱灣。著有學術著作六十餘種。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8)》內容簡介:《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共三編八冊,匯集瞭作者六十年來討論中國曆代學術思想而未收入各專著的單篇散論,為作者1976一1979年時自編。上編(一一二冊)自上古至先秦,中編(三一四冊)自兩漢至隋唐五代,下編(五一八冊)自兩宋迄晚清民國。全書探源溯流,闡幽發微,頗多學術創闢,係統而真切地勾勒瞭中國幾韆年學術思想之脈絡全景。
本冊專論有清一代。作者為治清代學術思想史的名傢,其《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影響很大。本冊各篇雖寫作時間跨度很大,但多為《學術史》後之作,因此本冊某種程度上是對該書的補充增訂。
作者四十年代還寫過一部專著《清儒學案》,惜在抗戰中沉埋江底。《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8)》收錄瞭1942年發錶的《清儒學案序》,由此可略窺作者當年的寫作理路,殊為難得。
钱宾四先生早年论清儒学术,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儒学案》为姊妹篇。前者付印行世,疊经再版而衣被学人,後者则因稿沉长江,起之无术而引为憾恨。所幸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钱先生曾以〈清儒学案序目〉为题,将後书之大要刊诸《四川省立图书馆图书集刊》。原稿虽失,...
評分钱宾四先生早年论清儒学术,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儒学案》为姊妹篇。前者付印行世,疊经再版而衣被学人,後者则因稿沉长江,起之无术而引为憾恨。所幸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钱先生曾以〈清儒学案序目〉为题,将後书之大要刊诸《四川省立图书馆图书集刊》。原稿虽失,...
評分钱宾四先生早年论清儒学术,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儒学案》为姊妹篇。前者付印行世,疊经再版而衣被学人,後者则因稿沉长江,起之无术而引为憾恨。所幸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钱先生曾以〈清儒学案序目〉为题,将後书之大要刊诸《四川省立图书馆图书集刊》。原稿虽失,...
評分钱宾四先生早年论清儒学术,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儒学案》为姊妹篇。前者付印行世,疊经再版而衣被学人,後者则因稿沉长江,起之无术而引为憾恨。所幸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钱先生曾以〈清儒学案序目〉为题,将後书之大要刊诸《四川省立图书馆图书集刊》。原稿虽失,...
評分钱宾四先生早年论清儒学术,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儒学案》为姊妹篇。前者付印行世,疊经再版而衣被学人,後者则因稿沉长江,起之无术而引为憾恨。所幸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钱先生曾以〈清儒学案序目〉为题,将後书之大要刊诸《四川省立图书馆图书集刊》。原稿虽失,...
《清儒學案》序寫得真是好啊!愈發覺得《清儒學案》落水沉江,真是人間遺憾啊,雖然我對晚明遺老後的清儒沒什麼好感。
评分此書為《近三百年學術史》繼踵之作。賓四平議群儒,偏深於性理,不廢經史之考據,獨於文字音韻訓詁之業,鮮所論列。好為摺中群言之論,破漢宋今古之門戶,其衡量則一準於硃子之精深博大,至正至剛。述竹汀頗喜其為通儒,抑陸稼書則斥之為鄉願,雖無俯仰笑罵之機鋒,其平正溫和,通見卓識,則能雀躍紙上
评分怎麼說呢?和三百年學術史一起,既是今人學習清代學術的典範之作,但無形中又灌輸瞭一些民國學人自我建構的東西。
评分怎麼說呢?和三百年學術史一起,既是今人學習清代學術的典範之作,但無形中又灌輸瞭一些民國學人自我建構的東西。
评分此書為《近三百年學術史》繼踵之作。賓四平議群儒,偏深於性理,不廢經史之考據,獨於文字音韻訓詁之業,鮮所論列。好為摺中群言之論,破漢宋今古之門戶,其衡量則一準於硃子之精深博大,至正至剛。述竹汀頗喜其為通儒,抑陸稼書則斥之為鄉願,雖無俯仰笑罵之機鋒,其平正溫和,通見卓識,則能雀躍紙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