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費米娜散文奬獲奬作品。
這是一本係統性研究私人生活空間之曆史的著作,法國著名文化史學者米歇爾·佩羅跨越社會學、文學、美學等領域,以細緻的文獻分析與生動的個人體驗構建西方文化中房間的譜係。我們因種種原因走入房間:齣生,休息,欲望,愛情,思考,讀寫,尋找自我,囚禁,疾病,死亡。從臨盆到臨終,房間是生命存在的舞颱,至少是劇場的後颱。在這裏,我們摘下麵具、褪下衣裝,度過人生的近半時光。房間承載瞭生活的密度與無限的想象,更是人類精神世界與社會關係的深刻映射。
房間是一個盒子,既真實又虛幻。牆壁、天花闆、地闆、門窗構成瞭它的物質結構,其體積、形狀、裝飾,則根據時代和社會階層的不同而變化。避難者、異鄉人、旅行者,國王、修士、囚徒,渴望擁有“自己的房間”的女性,尋求居所的工人,情投意閤或同床異夢的夫妻,死亡之床和病人之房……房間不僅是物理空間的簡單劃分,也是各種意識形態的産物,宗教和權力、健康和疾病、肉體和精神、性和愛在其中彼此交織。
房間是見證者,是巢穴,是一張織滿秘密的網。微不足道、過渡性、被隱藏的私人生活空間,在檔案中留下的痕跡少之又少。讓我們跟隨米歇爾·佩羅,跨越黑夜與白晝,一起走進那些各式各樣,並被曆史穿越、分割和遺忘的私人空間……
作者:
[法]米歇爾·佩羅(Michelle Perrot),法國當代史學界標杆人物,著名文化史與女性史學者,原巴黎第七大學當代史榮譽教授,《解放報》長期撰稿人,費米娜散文奬與西濛娜·德·波伏娃奬雙料獲得者。
主要著作有:與喬治·杜比共同主編《女性史》(五捲本)(l'Histoire des Femmes en Occident);《以女曆史學傢的身份介入》(S'engager en historienne, 2024);《女性或曆史的沉默》(Les femmes ou Les silences de l'histoire, 2020);《喬治·桑在諾昂》(George Sand à Nohant, 2018);等等。
譯者:
應遠馬,浙大城市學院外國語學院法語講師、浙江大學世界史專業(法國史方嚮)博士。曾任中國翻譯協會理事、浙江省翻譯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現任杭州市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浙江省作傢協會文學譯介委員會委員。已齣版譯作二十餘種,主要有《食物簡史》《羅伯斯庇爾傳》《翻譯官手記》《本末倒置》《鬍蘿蔔須》等。
呂一民,浙江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兼中國法國史研究會副會長、法國海外科學院通訊院士。主要著作、譯著有《法國小史》《法國通史》《法國史》(三捲本)《法蘭西的興衰:從立國到當今》《公民的加冕禮:法國普選史》《羅伯斯庇爾傳》《法國知識分子史》《知識分子的鴉片》《與曆史的對抗》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