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研究了A快递公司两个分公司快递员的劳动过程,研究发现,数字化平台管理系统对快递员劳动过程的嵌入既是一个技术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标准化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无法对应消费者的弹性需求以及快递员劳动过程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因此快递员需要将数字化系统编制进自己在社区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快递员成了追赶系统的人。 依托“劳动者——数字化管理平台——社会关系网络”的三元分析框架,本文分别从资本、劳动者、消费者的角度还原了快递员劳动过程的具体情境,围绕“快递员劳动过程的社会嵌入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讨论,得出了“快递员的劳动过程是密切嵌入到其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主要结论,并进一步探讨了快递员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如何在其劳动过程中发挥二重作用的:既使工人在劳动中获取了更多更大的自主性,也提供了一种科学管理手段之外的隐蔽管理方式。
庄家炽,厦门大学社会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硕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数字生态社会价值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
“他们被困在系统里,却又在系统中拼命挣扎。”这是《追系统的人》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庄家炽用细腻的笔触,将快递员与系统之间的博弈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面对着系统无情的算法和时间的压迫,却依然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书中还有一...
评分或许是为了迎合当下的“系统”“算法”“数字经济”等热点,这本书也取了个“追系统的人”这样的标题,使人在翻开之前,就已经有了读到讨论“系统”相关内容的期待。 收到书就马上开始看了,书很好读,正文不超过200页,并没有太超出一篇博士论文的体量。指导老师写的序言太过...
评分谁是追系统的人? 系统代表一种上帝思维、一种整体规划思维,但是现实是丰富的、动态的,总有系统始料未及的突发情况出现。不仅是快递员,其实现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系统,这些系统或简单、或复杂,或提升了工作效率,或增加了工作负担,我们每个人都是“追系...
评分这本《追系统的人》是北大博士庄家炽关于快递行业的田野调查,快递目前已经是大家离不开的一个行业,虽然很新,但是其实已经经过多轮博弈。 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展现了平台如何通过精密的数据算法优化配送效率,而骑手则在与系统“斗智斗勇”中疲于奔命:逆行、闯红灯、超速成为...
评分最近数字平台管理下的劳动生态很受关注,网络主播、外卖骑手、快递员都是代表性的行业,这本书写的是快递员,作者亲自送了几个月快递,还跟几十位快递员做了访谈,内容来自一线,方法和理论也很扎实,总的来说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嗯嗯,一言难尽。此书,看一下标题,内容翻翻即可。此书定位比较尴尬。既不学术,体现在引言文献综述一笔带过,经典理论等都未展开深入,又没非虚构的故事性,人物不丰满。前四章都没出现系统的人,更不用说追,都是罗列一些数据和流程。或许有点迎合市场需求而出版,有点可惜,快递员本可以就当前比较火的外卖员研究的补充或看到另一面。更推荐孙和陈的著作。
评分◾️1. 人情关系:纽带还是负担? ◾️2. 隐形劳动:情绪管理与关系维护 另外,这本书还对我有这些启发: ▫️怎么用数据分析一个行业的宏观趋势 ▫️怎么通过用户访谈深入了解行业问题 ▫️怎么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剖析商业模式和运营逻辑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17年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田野材料确实能够看出是花了力气和功夫去体验、观察、调研了。但是如果是作为社科研究来讲,理论与经验的编织,整篇文章的架构安排好像有些随意。最最重要的是,题目是追系统的人,但是内容只见人不见系统,电子快递单、自动分拣等几年普及的技术也未出现。
评分北大博士送快递,不仅有深入一线的体验和共情,又能跳脱出纯粹的个体劳动体验,用冷静、客观的学者视角去看待“人脑”和“机器”的博弈关系,一本比较优秀的社科研究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