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在《校雠通义·自叙》里说:“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范文澜对刘向父子编撰的《七略》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它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上是辉煌的成就。”余嘉锡也说:“目录者学术之史也。综其体例,大要有三:一日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二日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三日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
看来目录学的任务与价值之一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不过语焉不详,《目录学与学术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说明目录学与学术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分析书目是怎样进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并且论证书目具有学术史价值。
多钞掇材料 ,甚少洞见。且论述常不着边际。如论述王俭《七志》,竟多因隋书经籍志以为证。隋书经籍志所取效前人著述绝不仅限于《七志》,其引用范围更广,而徐氏不径引隋志以为证据,甚为荒唐。又如论述七志中道教类的著录,所引材料无一道及七志,旁征博引,繁杂无益。与其言...
评分多钞掇材料 ,甚少洞见。且论述常不着边际。如论述王俭《七志》,竟多因隋书经籍志以为证。隋书经籍志所取效前人著述绝不仅限于《七志》,其引用范围更广,而徐氏不径引隋志以为证据,甚为荒唐。又如论述七志中道教类的著录,所引材料无一道及七志,旁征博引,繁杂无益。与其言...
评分书大概有两种,教材和论著。教材是把旧知识系统化,而论著则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同一本书,用不同的标准看,就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目录学历来号称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用。这八个字经常挂在嘴边,可究竟它是怎么一个辨别法,又很少见人系统地...
评分书大概有两种,教材和论著。教材是把旧知识系统化,而论著则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同一本书,用不同的标准看,就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目录学历来号称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用。这八个字经常挂在嘴边,可究竟它是怎么一个辨别法,又很少见人系统地...
评分多钞掇材料 ,甚少洞见。且论述常不着边际。如论述王俭《七志》,竟多因隋书经籍志以为证。隋书经籍志所取效前人著述绝不仅限于《七志》,其引用范围更广,而徐氏不径引隋志以为证据,甚为荒唐。又如论述七志中道教类的著录,所引材料无一道及七志,旁征博引,繁杂无益。与其言...
较详细的目录学史,缺点是割裂琐碎,有时重复罗嗦。错别字很多。
评分研究目录学与学术史的关系,写得却像资料长编,将很多前人观点总结。单从目录学的类目变动中总结学术思潮变化,太过于细碎。总有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遗憾。其次,体例确实有问题。一部目录著作,它反映的学术变化和目录学编纂的新特点特点是分开来说,目录学反映学术变化,学术变化中又包含目录学的进步,这样的套娃结构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校对也不太严格,甚至有完全重复的话上下出现。但,总而言之,却是一本基础的扎实的书,能够帮助快速入门。对我来说很适合了。
评分老生常谈之观点,并无多大发明。
评分老生常谈之观点,并无多大发明。
评分嚴謹、扎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