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词词典

丢失词词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澳]皮普·威廉姆斯
出品人:
页数:568
译者:闻若婷
出版时间:2024-7
价格:98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8845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词汇
  • 失语
  • 认知
  • 心理学
  • 神经科学
  • 记忆
  • 文化
  • 隐喻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小女孩艾丝玫出生在文字的世界,她从小失去母亲,跟着身为词典编纂师的父亲在累牍院的分类桌下长大。艾丝玫的父亲和一群词典编纂师立志编纂第一部最权威、最完整的《牛津英语词典》。她对他们心怀敬意,直到她发现一张写有“女奴”的纸条被丢弃。

父亲告诉她,词典编纂师的工作就是在词汇的使用上找到“共识”,词典中没有收录的词汇就代表人们不常使用和不重要,而它们的命运就是被遗忘。

随着艾丝玫的成长,她逐渐意识到那些词汇之所以被放弃,是因为它们谈论的是她们的身份、她们的存在方式以及她们的经历。于是她开始认真地搜集词汇,因为她有一个梦想:编纂一本女性词典,让那些被丢失的词汇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她也必须离开这个受庇护的世界,冒险去见那些将在书中写满文字的人。为此,她必须与那些与她想法不同的人作斗争。

艾丝玫的勇气不仅来自身边被人忽视的厨娘、女佣,更来自己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等待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并且不被遗忘的所有女性。

作者简介

皮普·威廉姆斯

生于伦敦,长于悉尼。15岁开始写诗,现从事社会学与历史研究,并为多家媒体撰写专栏。曾与两位学者合作出版《时间炸弹》,研究澳大利亚的城市生活,以及旅游文学《意大利之夏》。目前与丈夫、两个儿子,以及各种动物居住在阿德莱德。

《丢失词词典》是皮普的第一部小说,以《牛津英语词典》的诞生为题材,从中寻绎一段被遗忘的女性历史。撰写过程中,作者数度造访牛津,亲手翻检上百份珍贵档案材料、访问词典出版人员,并以精致细腻、洋溢古典气息的笔法,娓娓道来这段横跨103年的宏伟历史。《丢失词词典》甫一出版即攻占澳大利亚图书销售榜榜首,并售出超过21国(地区)版权。

译者简介

闻若婷国文系毕业,曾任职出版社编辑,现为自由译者及校对,擅长领域为小说。译作包括《虎丘情浓》、《从前从前,在河畔》、《孤独世纪》、《看不见的图书馆》系列。

目录信息

楔子:一八八六年二月
第一部:一八八七-一八九六
第二部:一八九七-一九〇一
第三部:一九〇二-一九〇七
第四部:一九〇七-一九一三
第五部:一九一四-一九一五
第六部:一九二八
尾声:一九八九年,阿德莱德
作者的话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几乎所有关于这本《丢失词词典》的标签,第一个都是女性文学。这么说当然没有错,作者希望讲述的,的确是一个女性觉醒的故事。但是,如果只是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待这部作品,虽然迎合了当下的社会热点,却小看了这部小说的意义。在我看来,这部小说首先是一部历史小说,而从历史...  

评分

评分

冲着女性主义文学去的,略微有一点点失望。可能看到介绍的时候我想象的是很传奇的一个人物形象,经历过牛津词典的编纂,投身过妇女参政运动,经历了一战,波澜壮阔的一生。但回头来看就是时代长河里小人物的一生,Esme受到编选词典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字词很敏感。失去母亲...  

评分

故事开始于1886年的牛津大学,Esme的父亲是第一版牛津字典的编撰人员。自幼丧母的Esme从小就在父亲的办公桌下玩耍。Scriptorium,一座简陋的铁皮屋就是编撰员们收集,整理,定义字典条目的地方。在这里,Esme接触、熟悉并渐渐参与到了字典编撰的流程中。也是在这里,她发现有一...  

评分

冲着女性主义文学去的,略微有一点点失望。可能看到介绍的时候我想象的是很传奇的一个人物形象,经历过牛津词典的编纂,投身过妇女参政运动,经历了一战,波澜壮阔的一生。但回头来看就是时代长河里小人物的一生,Esme受到编选词典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字词很敏感。失去母亲...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描写了编撰词典背后的故事,有的丢失词失而复返,可有的丢失词或许就真的昙花一现了,令人唏嘘。

评分

好看

评分

“被编纂师淘汰的词语,会在时间的洪流中消失,我不能让这些词被夺走。因为正是他们解释了我这个人。”“是时候为我们自己争取发言权了”

评分

一个牛津女孩的“编舟记”,虚构世界建立在几个现实基点上。以女主角艾丝玫的视角引出牛津词典编纂过程中那些缺席的词条和贡献者,丢失的声音包括了女性、工人、底层民众等在维多利亚时代无权发声的群体。从缺席到发声,从不被关注到被听到,小说展示了极端手段、理性争取、“摇摆”大多数的不同反应。摇摆或许才是常态,摇摆意味着思考。正确的标准往往是浮动的、暂时的,书中所透露出来的观点也是包容的、理性的。差异不应导向敌对,女人男人、士族平民、国家民族的最大公约数首先是人本身,需要警惕的是僵化的偏见。从这点看,小说并未为了讨好某种正确而变得谄媚。理想状态即便难以达成或长期保持,所幸总还有人在努力。

评分

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描写了编撰词典背后的故事,有的丢失词失而复返,可有的丢失词或许就真的昙花一现了,令人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