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代的北方

同时代的北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刘岩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24-4-30
价格:6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869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北方民族
  • 游牧文化
  • 中原文化
  • 民族关系
  • 边疆
  • 古代史
  • 社会生活
  • 文化交流
  • 隋唐五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刘岩教授当代东北文化研究全新力作

戴锦华 汪晖 宋念申——郑重推荐

————————————————————

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

消费社会里尚被忽视的“老/穷人”生命形式……

再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史与记忆生产史

反思“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

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

作者简介

刘岩

1978年生于沈阳,1997—2008年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2004年起参加戴锦华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工作坊,主攻东北研究、区域辩证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2011)、《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2016)。

目录信息

导论 长时段的东北与同时代的北方
上编 区域史与生产史
第一章 作为“现代”纪念碑的老城:历史化边缘视角下的区域形塑
从开原城到老城:东北的现代化
老城的命运与“共和国长子”的意味
第二章 转折年代的文化地方性问题与新中国文化工业基地的形成
地方性问题与现代中国文化的转折年代
转折年代的东北与文学地方性表述
新中国的东北文化工业基地及其“地方民间形式”生产
第三章 历史媒介地理与讲故事的艺术
“追车回电”的说书人
从媒介“中原”到景观“东北”
第四章 新世纪东北喜剧的师 / 父表述与青年主体再生产
重写父老:从“师傅”到“师父”
作为青年文化的“二人转”与“喊麦”的父名
流散东北喜剧人怀旧中的无父之地
第五章 作为当代史书写的东北作者电影和先锋艺术
《钢的琴》:“工人之子”的文化生产
“北方”艺术:从历史在场到幽灵重返
下编 城市与叙事——沈阳作为方法
第六章 “锈带”城市的生命政治与微时代的老 / 穷人
中国“锈带”城市:修辞、空间与主体
微时代的“锈带”城市
作为新穷人的老 / 穷人与重建普遍主义的方法
第七章 双雪涛的小说与当代中国老工业区的悬疑叙事
历史记忆与对话主体
对话性城市:作为历史入口的迷宫
悬疑化的怀旧与寓言化的历史
第八章 再现世纪之交:反自动化书写与一座小说城的崛起
反自动化的“现实主义”
媒介环境反讽与底层经验表达
自反的“东北性”与作为文学语言的“东北话”
传统工人阶级有机城市的文学纪念碑
第九章 《张医生与王医生》与跨场域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
文本生产与空间生产
“非虚构”:媒介、主体与代码
多义的“社会”与社会想象中的父亲母亲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进而讨论《同时代的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东北文化,如同这片辽阔黑土地上盛开的花朵,既粗犷又细腻,既传统又现代。实际上东三省面积很大,我当年坐火车去哈尔滨玩,一路上完全能够看出来,脸比较圆身材更敦厚...  

评分

《同时代的北方》,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于辽宁省沈阳市的对外贸易大学教授刘岩先生,他也获得了四川大学的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还出版了以《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2011)和《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2016)为代表的多部作品...  

评分

目前的东北,是1954年由地理学家罗开富划分出来的区域,又称松黑区,而我们认为的同属东北区域的辽河流域和辽东半岛,则被划分到了华北。这种划分是以自然地理的共同性为准则。 但实际的文明进程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壁垒是模糊的,区域之间的文化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刘岩教...

评分

这几年因为网络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民俗特点也不断地呈现在大众视野,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出来外地切切实实的感觉到其他地区对东北认知的偏差。 . 这本《同时代的北方》对于每个东北人来说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一本让大众知道东北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有着怎么样的文化背...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进而讨论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评分

东北,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如今的现状是年年喊振兴,年年振兴不起来,今年年初,好不容易南方小土豆带火了黑龙江哈尔滨,不知怎的,现在网络上又悄无声息了。要是想知道这种现象未来可能的走向和结局,需要从很久以前的东北社会文化中寻找答案,这本书中把近20年东北的热点文化都探讨遍了,从赵本山到《人世间》,从评书到直播喊麦,从《钢的琴》到《张医生与王医生》,曾经孕育共和国经济的厚土,貌似有源源不断的文化发展,但读来总让人感觉悲凉,东北本可以更好的。

评分

喜提历史文化一周热门榜no 5!明天安排一个签名本的转发赠回馈友邻吧~

评分

当一种以平等为目的的互助型社会转变为以效率为目的的竞争型社会时,作为社会主义工业文明试验田的东北逐渐失语,她被边缘、潜抑、甚至侮辱。她努力的进行自我定义、自我塑造,以求融洽于消费社会的逻辑,但又不得不接受历史的“固着”。这是“北方”的同时代性,也是“北方人”的同时代性。但很幸运的是,北方只是暂时退缩,她依然存在。

评分

在去济南的高铁上读完了该书,很多观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喜欢读导论和上编。但我对“沈阳作为方法”这一论题有怀疑,总感觉沈阳代言不了东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