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教授当代东北文化研究全新力作
戴锦华 汪晖 宋念申——郑重推荐
————————————————————
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
消费社会里尚被忽视的“老/穷人”生命形式……
再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史与记忆生产史
反思“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
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
刘岩
1978年生于沈阳,1997—2008年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2004年起参加戴锦华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工作坊,主攻东北研究、区域辩证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2011)、《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2016)。
提起东北,首先想到的就是黑土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曾经语文课本里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就足以看出东北粮仓的壮观景象。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这本《同时代的北方》是文化...
评分《同时代的北方》,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于辽宁省沈阳市的对外贸易大学教授刘岩先生,他也获得了四川大学的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还出版了以《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2011)和《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2016)为代表的多部作品...
评分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进而讨论《同时代的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东北文化,如同这片辽阔黑土地上盛开的花朵,既粗犷又细腻,既传统又现代。实际上东三省面积很大,我当年坐火车去哈尔滨玩,一路上完全能够看出来,脸比较圆身材更敦厚...
评分提起东北,首先想到的就是黑土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曾经语文课本里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就足以看出东北粮仓的壮观景象。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这本《同时代的北方》是文化...
评分目前的东北,是1954年由地理学家罗开富划分出来的区域,又称松黑区,而我们认为的同属东北区域的辽河流域和辽东半岛,则被划分到了华北。这种划分是以自然地理的共同性为准则。 但实际的文明进程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壁垒是模糊的,区域之间的文化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刘岩教...
东北,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如今的现状是年年喊振兴,年年振兴不起来,今年年初,好不容易南方小土豆带火了黑龙江哈尔滨,不知怎的,现在网络上又悄无声息了。要是想知道这种现象未来可能的走向和结局,需要从很久以前的东北社会文化中寻找答案,这本书中把近20年东北的热点文化都探讨遍了,从赵本山到《人世间》,从评书到直播喊麦,从《钢的琴》到《张医生与王医生》,曾经孕育共和国经济的厚土,貌似有源源不断的文化发展,但读来总让人感觉悲凉,东北本可以更好的。
评分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进而讨论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评分喜提历史文化一周热门榜no 5!明天安排一个签名本的转发赠回馈友邻吧~
评分非常学术
评分就我个人来说,读本书产生的思考乐趣不如同作者的前一本书,可能是因为很多观点在前一本书里已经有类似表达,而本书又有点过于沉迷黑话(我并不在原则上反对黑话)。我和作者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对事实层面的不同认知,以及基于这些不同认知而生出的不同观点,但我认为作者的论述对我仍然是相当有启发的,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提到的,本书对“东北性”的研究有探索的意义,我冒昧地希望我这位来自对角(西南)的外乡人苛刻的评价能引发作者的一些新思考。我衷心希望作者可以多联系东北区域内除了皇粮工人的其他群体,以及其他区域的类似现象,对“何为东北性”的研究作出更多贡献。事实上,我私人层面对东北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读完本书我已经种草了素未谋面的沈阳,以及关于它的一些还没有读的作品。之后我会写一篇比较长的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