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教授当代东北文化研究全新力作
戴锦华 汪晖 宋念申——郑重推荐
————————————————————
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
消费社会里尚被忽视的“老/穷人”生命形式……
再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史与记忆生产史
反思“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
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
刘岩
1978年生于沈阳,1997—2008年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2004年起参加戴锦华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工作坊,主攻东北研究、区域辩证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2011)、《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2016)。
魅力东北文化 ✭✭✭ 在当代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一直是热门话题。而《同时代的北方》这本书,用不同的一个视角描述了东北文化的特色。作者通过对东北文化的全面审视,为我这个南方人,第一次感受到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粗犷又细腻的东北。 ✭✭✭ 书中不仅详细描...
评分- 刘岩的这本《同时代的北方》是一部在长时段与同时代的差异关系中展开的东北世界,历史文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在其间交替互动。 - 东北老城当下的凋敝空间实际上是两种“现代”的历史铭文:一是塑造了工业化东北的主流现代历史趋势,一是使东北成为“共和国长...
评分《同时代的北方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化生态研究》作者最新作品,这不仅是一部新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数年来对东北文化研究的最新篇章。作者是东北人,或许每一个从东北走出来的孩子都对东北有一种情节,对这片土地有着最深沉的爱,同时也有着不舍。对他来讲,东北...
评分小说、评书、二人转、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提到东北,我们常常在脑海中冒出这些关键词,却忘记了东北是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为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以此为前提,它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基地。 东北作为工...
评分《同时代的北方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化生态研究》作者最新作品,这不仅是一部新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数年来对东北文化研究的最新篇章。作者是东北人,或许每一个从东北走出来的孩子都对东北有一种情节,对这片土地有着最深沉的爱,同时也有着不舍。对他来讲,东北...
别求新声于边疆
评分作者分析了东北的现状和发展,核心中国文化工业基地形成的过程,历史、文学、地理与讲故事的艺术,东北文化娱乐电影等等的发展。从城市中的细微处着眼,一起探讨新城市与历史文化的交融。
评分后半部分太多文学理论。。没看懂。。
评分别求新声于边疆
评分作者熟悉的游走于国内新左派理论和当代西方左翼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中,题目“同时代”则直接取自于阿甘本《何谓同时代人》的经典叙述,即是为了把东北近百年的折变、折叠和含混性表达出来。无论是二人转、小品、喊麦、电影/纪录片、小说(包括东北文艺复兴)的分析,都和现代化叙事脱不开关系,因此这些激进理论的进入是为了把东北放到一个世界“时间”的范畴去审视。人的来来往往,地方性的知识转变,甚至像五里河体育场命运中隐喻的普遍“创造性破坏”,都是时空压缩的产物。就像梁晓声《人世间》中周秉昆入狱的十二年让90年代的东北得以在文学中平稳的失语那样,就像作者令人惊喜的提及了大量王兵《铁西区》和李静君对中国锈带的重要作品那样,这里的压缩无处不在,但阿甘本笔下那个同时代的意义依旧在这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