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教授当代东北文化研究全新力作
戴锦华 汪晖 宋念申——郑重推荐
————————————————————
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
消费社会里尚被忽视的“老/穷人”生命形式……
再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史与记忆生产史
反思“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
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
————————————————————
东北之为“北方”的历史,同时是它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基地、文化工业基地和另类现代性前沿的历史。本书是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
刘岩
1978年生于沈阳,1997—2008年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2004年起参加戴锦华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工作坊,主攻东北研究、区域辩证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2011)、《历史·记忆·生产——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研究》(2016)。
能读到《同时代的北方》这样的书,很高兴。它不仅仅展示了一种时代的脉象,同时也陈列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这方法,不仅仅对于“东北”,在他处,仍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副标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化生产研究。这无疑是最吸引我的点,源于一种身在其内与其外的双重...
评分《同时代的北方》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经验,即是当代文化生产研究的一部分,你是了解东北人文情怀的重要手段。特别对于东北人来说,每一部有关东北文化的作品,都值得我们用心细细的体会,从中找到思乡之情和共鸣。 作者刘岩出生于沈阳,是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东北研究,对...
评分 评分有责任编辑在豆瓣吗?能否透露啥时候出版?谢谢。
评分非常学术
评分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进而讨论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有什么不一样。
评分三星半。关注的话题新颖,实际读来却未必尽如人意,尽管作者在书中含蓄地批评了王德威用“感觉结构”来指称“东北”时所引用的那些看似与东北息息相关,但彼此间联系并不紧密的“东北符号”,但自身在写作时仍不免陷入同样的窘境,且下编尤甚,不仅未能建立起这些被一一检视的当代东北文艺作品与上编所讨论的“东北”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介入文本细读时又往往对问题一触即走,使得文章几乎在大多数时间停留在对文本的“综述”和“讨论”(应该说不乏对作品的洞见和犀利的批评,但作为著作而言篇章之间的联系与篇章内部各部分的联系,实在是作者本人的补白也无法弥补的断裂)。
评分在去济南的高铁上读完了该书,很多观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喜欢读导论和上编。但我对“沈阳作为方法”这一论题有怀疑,总感觉沈阳代言不了东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