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罗祎楠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24-5
价格:6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235037
丛书系列:历史社会学文库
图书标签:
  • 反思
  • 自我提升
  • 个人成长
  • 哲学
  • 心理学
  • 人生智慧
  • 处世之道
  • 内省
  • 修身养性
  • 思维模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学者如何反观并分析自身的认识实践过程,照亮被“实证思维”长期遮蔽的方法世界。作者尝试以“史观”与“历史质性分析”勾勒这一方法世界的基本形式,以新的方法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转型”“士大夫政治”等经验问题与“治理现代性”“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理论问题。在“反求诸己”的认识实践过程中,“历史”可以获得远比“研究对象”丰富的意涵,为理解自身时代提供更多可能性。由此,本书以“方法”为切入点,讨论了时代变革中“为学”者可能的精神生活。

作者简介

罗祎楠,男,1979年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长期致力于以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路径,探索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性发展道路,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世界的创造性转化等问题。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读书》《社会》、Modern China等中外刊物。

目录信息

引 言 理解我们的时代:社会科学“历史转向”的兴起
第一章 “认识实践”视域中的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谱系
一、“实证统计”逻辑的研究实践及其困境
二、“比较历史分析”超越“实证统计”的努力及其局限性
三、“理论建构”方法论对“因果识别”路径的超越
四、回到研究者自身实践过程的“反身性分析”
五、走向实践主体性自觉的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史观:进入“历史真实”背后
一、实证社会科学对“国家”与“个体行动者”关系的解释
二、超越实证:“史观”视野中的历史存在论
三、“认识实践”的方法之论:“史观”的特质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质性分析:领会“事实”与“理论”意涵
一、从实证思维到质性思维
二、历史事实的质性分析
三、理论意涵的质性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现代性”研究的方法论
一、消极的现代性:理论视角与历史叙事
二、独特的现代性?
三、中国现代性研究的方法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时段历史再认识
一、“郝若贝-韩明士”唐宋转型研究的方法模式
二、蕴于情境中的历史质性之变:新的认识模式
三、在新的方法论自觉中呈现中国历史的整体性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家治理权力生成机制再探讨
一、“个体性权力”视角与宋元明国家治理权力研究
二、“制度性权力”视角
三、“制度性权力”视角中的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传统士大夫政治中的“天下情势”
一、从青苗法到“定国是”:对“天下情势”的三种理解
二、“取舍异道”“大归则同”:“天下情势”内外的人情世态
三、张力与动力:“天下情势”的历史辩证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实践方法论自觉中的士大夫政治研究
一、史料感受与常识性理论的不契合感:研究的开启
二、“想象性”理论视角与“青苗法事件”:历史事实的构建
三、历史质性分析:对历史辩证运动状态的体会与表达
四、本章小结
结 语 “历史”与我们的时代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空对空,玄又玄,一言实证就露馅。????228页“熙丰新法(又称‘王安石变法’)”,其实“熙丰新法”由“熙宁变法”与“元丰改制”两大部分组成,而“王安石变法”只是前者的俗称,意在凸显王安石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熙丰新法”一词,似是蒙文通先生晚年所倡,近年方逐步风靡。????

评分

空对空,玄又玄,一言实证就露馅。????228页“熙丰新法(又称‘王安石变法’)”,其实“熙丰新法”由“熙宁变法”与“元丰改制”两大部分组成,而“王安石变法”只是前者的俗称,意在凸显王安石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熙丰新法”一词,似是蒙文通先生晚年所倡,近年方逐步风靡。????

评分

最近书名取得很烂的还有一个黄宗智,以前写的书叫《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现在叫《实践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前瞻》。

评分

空对空,玄又玄,一言实证就露馅。????228页“熙丰新法(又称‘王安石变法’)”,其实“熙丰新法”由“熙宁变法”与“元丰改制”两大部分组成,而“王安石变法”只是前者的俗称,意在凸显王安石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熙丰新法”一词,似是蒙文通先生晚年所倡,近年方逐步风靡。????

评分

空对空,玄又玄,一言实证就露馅。????228页“熙丰新法(又称‘王安石变法’)”,其实“熙丰新法”由“熙宁变法”与“元丰改制”两大部分组成,而“王安石变法”只是前者的俗称,意在凸显王安石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熙丰新法”一词,似是蒙文通先生晚年所倡,近年方逐步风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