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六岁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大陆独家版权,国内第一个全译本。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刚开始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我对日记这件事还是不屑一顾的——对于我来说,每天都要写东西简直就是太麻烦的一件事。可是看完了这本书,与其说我是被书中天真快乐的安妮和那样一个悲惨的时代背景之间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动,不如说是我重新认识了日记在人的生命里所承载...
评分6月,突然接到一个老友的邀请,于是匆匆踏上了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旅程。 刻板印象中,从这座城市联想到的除了郁金香,自行车和运河,就只有大麻和红灯区。 却没有联想到,这里还拥有大量梵高,林布兰特,哈尔斯等艺术巨匠的传世之作;这里还是那本家喻户晓的《安妮日记》的真实...
评分怀着与一个豆蔻少女聊天的心态看了这本书,然后被深深的教育,不一定是教育,应该是惊醒吧 回想起那个年纪的自己,还只会学习考试找妈妈。Anne Frank 过人之处不在于文笔,由于没看德语原版,文笔怎样也不好评判。 过人的思辨能力真是大部分成年人都望尘莫及的。 安妮是天才,...
评分6月,突然接到一个老友的邀请,于是匆匆踏上了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旅程。 刻板印象中,从这座城市联想到的除了郁金香,自行车和运河,就只有大麻和红灯区。 却没有联想到,这里还拥有大量梵高,林布兰特,哈尔斯等艺术巨匠的传世之作;这里还是那本家喻户晓的《安妮日记》的真实...
评分安妮就是个女权主义者啊~但是也是一个有喜欢男孩子和小心思的女孩子~喜欢安妮。 纳粹的恶行 以及压抑空间中人格的扭曲 让人害怕。
评分和安娜一样的年纪时读的。幸福真好。
评分每个识字的人都应该看一下。
评分一个13岁少女的坚强、独立、善良和对自由的渴望。希望愈强烈,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也就愈深刻。愿,永无战乱;愿,世界和平。
评分偷窥别人的生活总是能让我有点激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