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江湖

文學江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爾雅齣版社
作者:王鼎鈞
出品人:
頁數:508
译者:
出版時間:2009-3
價格:10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6394768
叢書系列: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
圖書標籤:
  • 王鼎鈞
  • 迴憶錄
  • 颱灣
  • 傳記
  • 王鼎鈞
  • 文學
  • 文學江湖
  • 颱灣文學
  • 文學
  • 江湖
  • 小說
  • 人性
  • 俠義
  • 命運
  • 情仇
  • 權力
  • 敘事
  • 中國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二○○五年《關山奪路》齣版後,大傢引頸企盼的第四部迴憶錄----《文學江湖》終於齣爐瞭。隱地說:「鼎公的書,從一九四九寫到一九七八年,將近三十年的時光,正是我的鼎盛年華,他把我的時代拉迴來,不同的是我在地上走,他彷彿走在地層下……我在他書中因此看到瞭更深層冷酷的世界。」

2009.03.15 中國時報「書人物」:《文學江湖》壓陣 王鼎鈞迴憶錄4部麯完工 (記者林欣誼)

4部迴憶錄共寫瞭17年,這位後生晚輩心目中文學成就與一生經歷均不凡的資深作傢,他的人生就是歷史,而他的歷史,也是文學。

王鼎鈞寫迴憶錄,一寫寫瞭17年。17年來,他人在紐約,迴憶之筆從大陸江山細細追索到颱灣──《昨天的雲》寫山東故鄉幼年;《怒目少年》著墨抗戰時的流亡學生經歷;《關山奪路》則寫內戰遭遇;颱灣卅年生活,因篇幅所限隻取「文學」 來寫,輯成《文學江湖》(以上皆爾雅)近日齣版。

自1978年移居美國至今30年,這段生涯卻沒有在4部麯的範圍內。王鼎鈞篤定地說:「我不想再寫瞭。當年離開中國大陸,踏上基隆碼頭,我的感覺像再生;後來移民齣國,走進美國海關,我的感覺像死亡。」再追問,王鼎鈞卻不答瞭,一如他筆談寫下的文字,簡省精準,字字留有餘味。

受鬍適影響 小人物也能寫傳

王鼎鈞已高齡84,寫作生涯逾60年,散文境界臻於化境,是許多後輩創作者心中景仰的名傢大師。從雋永的散文到闡述哲理的人生三書,王鼎鈞自謙:「我是職業作傢,這個也寫,那個也寫,被動的成分居多。」但45歲後,他爭取自主:「《碎硫璃》近似『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左心房漩渦》如一場熱病。晚年齣瞭詩集,我好像70多歲生瞭個孩子,很高興、也很窘。」

一度王鼎鈞也想寫長篇小說,題目都想好叫「遺囑」,講颱北一個外省老翁,把一肚子想說的話寫下來,留給還沒長大的小孫子看。後來,寫小說的因緣未到,王鼎鈞又謙「我隻能寫齣很壞的小說」,於是改用迴憶錄的體裁負載今生的閱歷和思考。

「我幼時讀瀋從文的自傳就有瞭『效顰』之心,後來讀到鬍適主張小人物寫自傳,受到更大的鼓舞。」他自述寫迴憶錄的心情是「與人分享」,還以「珍珠不是蚌的私產」這句話勸朋友寫,打動瞭好幾個人。

少小離傢 迴憶是為瞭忘記

王鼎鈞14歲起離傢、離鄉,24歲離開大陸來颱,「疏離失根的感覺已非一日,那是我今生感情的一部分。」但迴憶一生,不是一揮而就的工程,如《關山奪路》寫瞭整整10年,《文學江湖》也花瞭4年,他說:「我就像畫油畫,一麵畫一麵修改,有時找到新資料,要改動,有時換句法,調整穠淡疏密。因為牽髮動體,有時為瞭加一段,要修改全篇。」而《文學江湖》則是遭遇最複雜、撞擊力最大,因而最難寫的一部。

迴憶往事,麵對的除瞭自己,還有讀者嗎?鼎公豁然迴答:「夜鶯唱歌,怎能確定唱給誰聽,山花盛開,怎能預期開給誰看。我寫給一切人看,沒設任何前提,我不選擇讀者,讀者選擇我。」

讀這4部麯,最好在桌邊放上一杯熱茶,隨著煙霧冉冉飄升,靜靜地、慢慢地讀,因為鋪展眼前的是一部格局廣闊的歷史,顯現的是一位老者的智慧。「寫迴憶錄不能隻寫自己,要寫齣眾人的因緣。」王鼎鈞說:「我很想以當年的我錶現當年,但我做不到,我隻能以今日之我詮釋昔日之我。」

歷史如雲,他抬頭看過

記憶從來不是問題,而是需要多大的節製──儘管記憶猶新,加上筆記、剪報、上網、圖書館以及買下的五、六百本書,下筆時如臨其境,但王鼎鈞很自覺:「我不能把文學作品弄成我個人的紀念冊?」同時又帶著無限蒼涼:「寫迴憶錄是為瞭忘記,彷彿自焚的過程。」

在王鼎鈞的言談之中,這層滄桑之感總是淡淡縈繞,他曾說:「內戰結束前夕,我的人格已經破碎。」《關山奪路》寫國共內戰的煙硝戰火,正是他所遭受的摧毀過程。他感慨道:「我的人格由孔子學說和基督教義塑成,戰爭是對他們那些大經大法的否定。」後來他在國外接觸聖嚴法師與佛教,纔走齣睏境,完成晚期作品,「但我是基督徒,信仰並未改變,我對牧師說,六經皆我注腳。」

「歷史如雲,我隻是抬頭看過;歷史如雷,我隻是掩耳聽過。」人稱「鼎公」的王鼎鈞總是對自己消減再消減,但4部迴憶錄,他悠悠地寫,寫齣的豈止是他個人而已,而是他藏身在其中的一整片樹林、一整麵天空。

著者簡介

王鼎鈞

筆名方以直,山東省臨沂縣人,民國十四年四月四日生。抗戰末期棄學從軍,三十八年來颱,曾任中廣公司編審、製作組長、專門委員,中國電視公司編審組長,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代理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人間」副刊主編,美國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華文主編。現旅居美國專事寫作。

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左心房漩渦》,也是獲獎最多的一本),颱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評論獎章,中山文化基金會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1999年《開放的人生》榮獲文建會及聯閤副刊評選為「颱灣文學經點名著」。2001年,獲北美華文作傢協會「傑齣華人會員」獎牌、同時獲此榮譽的尚有琦君、夏誌清、鄭愁予。

圖書目錄

有關《文學江湖》的問答(代自序)
十年燈——
用筆杆急叩颱灣之門
匪諜是怎樣做成的
我從瞭望哨看見什麼
投身廣播 見證一頁古早史
張道藩創辦小說研究組
小說組的講座們
鬍適從我心頭走過
廣播文學先行一步
反共文學觀潮記
特務的顯性騷擾
我與公論報一段因緣
難追難摹張道藩
走進廣播事業的鼎盛繁榮
十年亂花——
我從鬍適麵前走過
魏景濛 一半是名士 一半是鬥士
方塊文章 畫地為牢
藝術洗禮 現代文學的潮流
霓虹燈下的讀者
我能為文學青年做甚麼
特務的隱性睏擾
省籍情結 拆不完的籬笆
張道藩的生前身後是是非非
冷戰時期的心理疲倦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亮光
十年一綫天——
你死我活辦電視
鄉土文學的漩渦
與特務共舞
我和軍營的再生緣
我和學校的已瞭緣
我與文學的未瞭緣(上)
我與文學的未瞭緣(下)
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
王鼎鈞颱灣時期文學生活大事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大陆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毛时代是怎么渡过的,已有许多文字反映,台湾知识分子在这三十年的生活,却不为大陆的人们所熟知。一般人所了解的就是台湾土改,经济起飞,人民生活富足等很表面化的内容,对在那段特殊的岁月,人是怎么生活的等详细的情况大多不知,也很少见到亲历者就...  

評分

原载2013年7月6日台湾《联合报》 我的回忆录简体字本出版以后,经常有人提出问题要我回答,我跟这些提问的文友并不认识,唯有交浅始可言深。有些问题很尖锐,我不回避,逼出一些新思考、新话题来。 ◎是否一贯与官方的步调不同? 问:看您的工作资历,台湾三十年,您一直...  

評分

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读完王鼎钧这四本回忆录 回忆的云初见十分惊艳 叙事清淡如云 有些事一笔带过 若影若现 却叫人好得琢磨 而第二部开始 文笔转为实录 虽然更为详实 但却如看史料一般 少了许多生动。但依旧是好书,文学价值之外,让人更可窥探这两岸历史: 有几度叫人感慨几近...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王鼎鈞1925年齣生在山東,1939年到安徽做流亡學生,1945年加入國民黨軍,1949年隨軍撤退到颱灣,開始當作傢。這四段人生,他寫瞭四本迴憶錄,最後一本跨度最大,範圍卻最小,足足二十九年,隻有兩個字,文學。

评分

《昨天的雲》寫童年生活,《怒目少年》寫抗戰流亡,《關山奪路》寫國共內戰,《文學江湖》寫戰後颱灣。文章圍繞文學,但也離不開政治,“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自七O年末至七八年九月離颱,鼎公竟一直是颱府幕後變相的智囊型人物,似對日後民主改革有所貢獻。人生際遇真是難說,若再過幾月中美建交,鼎公能否順利離颱就不可知瞭。書中提到一段秘辛:韓戰後戰俘約一萬九韆餘,依國際法由戰俘本人指定歸途,百分之七十強選擇之颱,蔣氏因此開懷大笑。連番潰敗,退守經年,忽小有所贏,其快可知。

评分

不是書不好,而是我對書中提到的人物和曆史瞭解太少,摸不著頭腦。四冊迴憶錄讀完,第三冊最好。

评分

不僅瞭解瞭颱灣文學、廣播影視發展,還有一種人情體認在,王先生在夾縫中求生、求自由,還得到瞭,可幸!

评分

不僅瞭解瞭颱灣文學、廣播影視發展,還有一種人情體認在,王先生在夾縫中求生、求自由,還得到瞭,可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