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春,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1957年生,山东人。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曾任教于辅仁大学、文化大学,现任电台主持人。作品无数,曾以“大头春”的名字出版系列小说(《少年大头春的生活周记》、《我妹妹》、《野孩子》),另著有小说《鸡翎图》、《公寓导游》、《四喜忧国》、《大说谎家》、《欢喜贼》、《城邦暴力团》、《聆听父亲》、《春灯公子》、《战夏阳》等,京剧剧本《水浒108》,文学理论《张大春的文学意见》、《小说稗类》等。曾获联合报小说奖、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等。《聆听父亲》简体版于2008年3月出版,成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08年十大图书”之首,并入选“2008年十大好书”、“30年30本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史读物”。
89篇温馨逗趣之作,涵盖台版《认得几个字》+《送给孩子的字》
最终又落回于孩子们的生活情境。张大春渊博深厚的文字学和历史知识,以及浓浓的人文关怀,加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言无忌,皆为这些我们看似熟悉的汉字做了既准确又生动,甚至有些意外的注解。而在小说家张大春的笔下,这些日常中父亲对儿女的教导、儿女与父亲的对谈也生出了无限的丰富乐趣,可谓既是有趣的家庭课堂,又是意味深长的情感教育。
“之所以误读、误写、误以为是,其深刻的心理因素是我们对于认字这件事想得太简单。”张大春在书中告诉我们,认字不仅对孩子们重要,对每个自以为长大了的大人同样重要。从我们熟之又熟的口头禅,到当红组合“纵贯线”的歌词,张大春悉数收入了《认得几个字》的认字谱系中,从而不断地问孩子、问自己、也问读者:你认得字吗?
对于认字这件事,我们往往想得太简单。
基本上,现在看了一大半。最好看的是前言(作者自己写的那个)。 每篇文字,如果是印在报纸上,包瓜子用了,那一边嗑瓜子的时候一边扯来看了,也许会觉得,真有意思!可是集成一本书里,就难免觉得太淡而无味。多数篇章都淡,松,短。一方面,用两小儿起兴来写作不是不可以,...
评分那天在各大图书排行榜上瞎逛,猛然瞧见一本《认得几个字》。点开看了一段书摘,有一个段子吸引我:张大春的小女孩张宜对哥哥张容说:“我踢你个恒河沙数。”看到“恒河沙数”一词,我有点犹豫,寻思是不是自己又落伍了。居然不知所指为何?细细读,才知道是指无穷多。看着,觉...
评分张大春似乎比我大不了几岁,所以我一直不好意思说我有点崇拜他。事实上,自从读了他的《小说稗类》我就很吃惊了,小说原来可以这样解析与思考!等到读了《聆听父亲》,我基本由粉丝的欣赏转为崇拜。为此我热情地写了篇不像样的书评,有一阶段逢人便讲这本书的好。温文...
评分说来惭愧,身为大学中文老师,最怕一件事却是头次课堂点名,因为总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名字。古人倒是会打圆场,“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但连姓名都大字不识,还忝为中文老师,这总说不过去吧。每沦到这境地,我都含糊其辞,蒙混过关,俟后再猛查字典,但那...
评分前一阵子,我在看电视,电视里出一个台湾老头儿(勉强称之为老头儿吧)在聊“既济”与“未既”,也就是“易”。 “易”是中国文化,我这样认为,并不是某人说的“教人做人的道理”。这种中国文化是经过千百年传承、发扬下来的,但是,如今这文化变了,竟然变成“做人”...
美好的一本书,张大春的名字是品质的象征,这本书让我开始有意识的完善知识结构,也成功的让我再次燃起对失败的儿时教育的悲哀
评分不认识几个字
评分我会把你一脚踢到恒河沙数去!哈哈哈
评分我真是喜欢这本书,虽然惭愧读罢只是读罢,因没有纸笔记录,所以并不知道能记得的到底有多少,只是在那一个个“璺”“厌”“卒”字间欣喜不已,文化之博大流长,汉字之后丰饶的含义及运用,文人的心绪,略窥一二。时常慨叹少时荒废,所背典籍悉数忘去,不思其解,人心好似沙漠,外文的书读了些许,可直至如今文言读的依然不通,涉猎如此之少,未能立足于文化之根基上,而这根基竟然如此之美——为我所未见。汉字之上承载着的更迭历史与微妙情趣,今日看着张大春先生从父亲叙述到子女,其间旁征博引,却又平易近人,一是慨叹态度,二是赞叹氛围。简朴的叙述里是沉静的心与让人会心一笑的童趣。彻底勾起我对典籍的兴趣,愿有悬梁刺股之决心,广纳于心。这大约是下半年要做的事情了。
评分真要考究起来,自己竟是半个字都不认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