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人公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外交界的传奇人物。他最大的成就是代表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这使得他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印记。本书利用《顾维钧回忆录》、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顾维钧档案”、蒋介石日记、作者的访谈和亲自搜集的信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将顾维钧作为传主,以传记的写法,描绘了顾维钧的一生。不仅包括他的政治生涯,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等。
金光耀,1954年7月生,上海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多次赴海外访学,先后为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瑞典隆德大学访问教授、韩国高丽大学访问教授等。金光耀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对外关系史,近年来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个人著作包括《顾维钧传》、《陈纳德与陈香梅》(合著)、《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1784—1996》(合著)、《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中俄中苏关系,1689—1989》(合著);编有《顾维钧与中国外交》、《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合编)、《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合编)等,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刊物。
中外关系中存在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并不是像一些外国人所说的在于中国人的“排外”,而那些依靠“剑的帮助”获得的依据是存在问题的。 顾维钧对帝制的态度包含着对袁世凯的肯定和信任,以及袁领导下中国强盛的期望。 在中国外交官中,不管是晚清出使的还是当时驻外的,还没有人...
评分2022年2月,外交史、当代史学者金光耀教授的《顾维钧传》增订再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厚达六百四十四页的巨著,再次将“民国外交第一人”推到社会各界的聚光灯下。顾维钧,这位从上海黄浦江畔启蒙的少年、在纽约晨边高地求学的青年,经历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国际政...
评分. 近代中国百余年来,只出过“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Chou En-lai和顾维钧。(唐德刚) ~~~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 作者: 金光耀 出品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 经典重版,老版8.5分,看的人不多,可见,顾维钧是被疏忽的近代历史人物。 . 唐德刚说顾维钧“半个”,已...
评分在电影《我的1919》里,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大使在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签字现场慷慨激昂的演说是整个中文电影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那种发自内心的愤懑无奈与幻想破灭的绝望,使得我经常重温这个片段,也由此常常思考陈道明扮演的这位顾维钧大使究竟何样人也,竟可以弱国之大...
评分资料详实,文笔自然,顾维钧的形象以及他的外交思想,介绍的非常清楚。
评分本书较老版有重大修订,吸纳了不少学界的新成果,对顾维钧的外交思想、外交活动等都进行了阐述,写作手法侧重于外交大事专题研究。准备看八卦的朋友可能会有所失望。
评分果然好看!虽然厚但不觉得厚
评分持论周正,资料丰赡,对最新研究亦能及时吸纳,在中国近代史人物传记中可称典范。顾少川之一生,生动展示了何谓“正惟弱国始须外交”。而再延伸一步,或许还可以说,“惟弱政府始须外交”。盖顾氏得以纵横捭阖、尽展其才,多少与北洋果党两政府相对弱势、在外交事务上对专业人士保持一定尊让有关。
评分一部近代中国外交史。公理只在强权,弱国没有外交。中国如今已不复有百年前巴黎和会之辱,亦无需在国际上仰列强之鼻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