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往事(1925-1952)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龚静染
出品人:
页数:488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8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992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李劼人
  • 近代史
  • 人物传记
  • 历史人物
  • 政治人物
  • 回忆录
  • 民国史
  • 传记
  • 历史
  • 中共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劼人(1891—1962),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现代具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李劼人一生颇为传奇,写作、经商、从政均有建树,这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极为少见。他经商的时间最长,占据了人生的重要时光,而三者又密不可分,可谓是生路步步紧逼,命运暗中牵引。本书从李劼人早年在《四川群报》当主笔讲起,包括留学法国、筹办纸厂、开“小雅”饭馆、遭遇绑票案,抗战期间工业内迁、“文协”在成都成立分会、乐山遭遇轰炸、嘉乐纸厂谋求发展,以及抗战结束后四川工商业面临的巨大变化,以嘉乐纸厂的兴衰历史为线索,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李劼人的写作有两个黄金时段,一个是1925年到1927年;一个是1935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就被迫中断了。没有完成更多的作品也许是李劼人最大的遗憾。本书或许就是一种解答,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遗憾”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发生的,让人们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李劼人。

作者简介

龚静染,作家。出版有《桥滩记》《浮华如盐》《昨日的边城》《整个世界慢慢灰暗下来》《我们的小城》《河山有灵:岷峨记》《西迁东还》等十多部文学作品集。现居成都。

目录信息

上 部(1925—1937)
第一章 商机/3
华阳书报流通处/3
营救舒新城/12
寻找王怀仲/17
筹股会/25
偶识宛溪叟/30
第二章 幻灭/38
开办之初/38
“骨断筋拆”/47
京沪远游 /55
公私交困 /64
“小雅”菜馆开张/69
第三章 曲折/80
遭遇绑票案/80
药房变销场/86
省 庄/91
保宁路上的“和平使者”/97
当上民生机械厂厂长/104
第四章 高峰/114
“自由著述”/114
大纸厂计划/124
为税所困/130
胸中有《横流》/136
中 部(1937—1945)
第五章 战乱/147
抗战来临/147
谢公馆/152
筑屋“菱窠”/158
“文协”成都分会/166
大轰炸下传噩耗/172
昆明之行/180
第六章 困局/186
一波三折/186
收购四川机器造纸厂/192
争取《大公报》 /197
陈晓岚的改革/204
宋师度现身/209
新股东中的大佬们/215
乱世生意经/288
胜利骤降/295
下 部(1945—1952)
第九章 寻路/305
战后赴重庆/305
约晤范旭东/312
纸版厂的希望/319
东还催人归/328
第十章 危境 /335
工潮来袭/335
假新闻与造白纸/344
黄用揆争地/350
寒春中的《天魔舞》/357
“同业聚餐会”/366
合顶中央纸厂/373
第十一章 急流/381
洪水漫流之际 /381
风波未定/391
申请日本赔偿物质/399
逝后余澜/405
“合手之厂长”在哪里?/415
沈迪群的叙字函/421
第十二章 玄黄/431
失踪之谜 /431
金圆券下的挣扎/438
改天换地/447
复工多艰 /452
厂里来了革命同志/460
公私合营/469
文献征引目录/47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龚静染著 商务印书馆 2021-10 在四川驻京办事处的大院里,只有一座巴金的塑像;而在成都本地,李劼人故居“菱窼”外,有一条李劼人路,但成都没有巴金路(2005年巴金逝世,成渝两地都有此提议,但未闻结果)。 这似乎是一个隐喻:传统现代文学史上...

评分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龚静染著 商务印书馆 2021-10 在四川驻京办事处的大院里,只有一座巴金的塑像;而在成都本地,李劼人故居“菱窼”外,有一条李劼人路,但成都没有巴金路(2005年巴金逝世,成渝两地都有此提议,但未闻结果)。 这似乎是一个隐喻:传统现代文学史上...

评分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龚静染著 商务印书馆 2021-10 在四川驻京办事处的大院里,只有一座巴金的塑像;而在成都本地,李劼人故居“菱窼”外,有一条李劼人路,但成都没有巴金路(2005年巴金逝世,成渝两地都有此提议,但未闻结果)。 这似乎是一个隐喻:传统现代文学史上...

评分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龚静染著 商务印书馆 2021-10 在四川驻京办事处的大院里,只有一座巴金的塑像;而在成都本地,李劼人故居“菱窼”外,有一条李劼人路,但成都没有巴金路(2005年巴金逝世,成渝两地都有此提议,但未闻结果)。 这似乎是一个隐喻:传统现代文学史上...

评分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龚静染著 商务印书馆 2021-10 在四川驻京办事处的大院里,只有一座巴金的塑像;而在成都本地,李劼人故居“菱窼”外,有一条李劼人路,但成都没有巴金路(2005年巴金逝世,成渝两地都有此提议,但未闻结果)。 这似乎是一个隐喻:传统现代文学史上...

用户评价

评分

2017年夏作者龚静染去乐山市档案馆,打开嘉乐纸厂档案里面很多李劼人的东西,他从1925年与友人合办担任董事长长达27年;整理档案资料两年,诸多细节浮现,找相关人物及他们的后人采访,写书花了一年30万字一气呵成;他一生很传奇,写作、经商和从政都有建树,他的写作有两个黄金时期,法国归来的1925-1927年以中短篇小说为主,1935-1937年是长篇小说,文学生涯在十年左右,对应民国黄金十年,他的文学构想因为日寇入侵和后来当了成都市副市长而没有完成,50万字的《急湍之下》仅有书名还未动笔就在1962年去世了,他精明强干出名;李劼人在成都也发展会员,成都分会创刊《星期日》,全国新文化运动以北京为中枢,上海和成都是两只眼睛;李劼人留法四年,他从小住在杨家大院也叫四知堂,后来居住20多年,祖传秘制朱

评分

人心骚动之际读完,别有感触。主体是以嘉乐纸厂档案所写的经济史著作,兼顾社会面向的呈现,哪怕速翻也有一番滋味。对文学的李劼人的部分进行勾勒的意图在,不过比较碎片,但很好地呈现了一些当时川地的人际网络。部分史料用得错的离谱,乃外行文史学者之通病。

评分

补齐了之前各种传记缺失的部分——作为董事长的李劼人。嘉乐纸厂的故事再次说明,在一个前现代的中国,搞政治才是王道,办实业没有好果子吃,徒然消耗精力而已。看李劼人辛苦经营的故事,既感叹他的才能超出空头文学家们数倍,又可惜这些被浪费的时间。这书讲纸厂的故事,装帧和用纸倒也是一流的。商务印书馆真不错。

评分

书名改一下,叫《嘉乐纸厂往事》也未尝不可。

评分

精力太充沛,才能太多面,有时或许不是好事——李劼人总让我想起沈从文。沈从文的后来的转向并未偏离他作为作家的本质,李劼人则恰恰相反。为之惋惜,但或许不理解才会惋惜。有写作才能的人自己未必最想成为大作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