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传

达·芬奇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 查尔斯·尼科尔
出品人:后浪
页数:616
译者:李昕宇
出版时间:2021-11-1
价格:11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5749771
丛书系列:汗青堂
图书标签:
  • 传记
  • 艺术
  • 历史
  • 文艺复兴
  • 达·芬奇
  • 人物传记
  • 艺术史
  • 科学
  • 意大利
  • 大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还原了达·芬奇真实而复杂的人生经历,剥去天才光环,为读者呈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达·芬奇

◎ 编辑推荐

★完整中文版首次出版,补齐了前一版的删节。

★作者查尔斯·尼科尔曾获霍桑登奖和詹姆斯·泰特·布莱克传记奖,文笔细腻、可读性强、极富感染力。

★作者在本书中首次翻译和使用了大量原始手稿、笔记和最新发现的文字记录,为读者还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真实而复杂的人生经历。

◎ 内容简介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所有伟大艺术家中最神秘的一位,这位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和天才,在其逝世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激发着人们的灵感和兴趣。这位文艺复兴巨匠背后的真实人生是怎样的?在他的传世作品和手稿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查尔斯·尼科尔翻译了许多手稿、笔记和最新发现的文字记录,深入研究达·芬奇的各种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为读者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复杂世界中的伟大而平凡的人物,重建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人生经历和他身处的时代,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见地。这是一部优秀而严谨的学术之作,也是一部通俗易懂、可读性极强、极富感染力的作品。

◎ 媒体推荐

这是一部诙谐幽默、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作品……而且充满智慧、令人感动。——《纽约时报》

一部精彩而全面的传记。——《泰晤士报》

尼科尔以生动而富有层次的论述迷住了读者……他极为耐心地挖掘了大量被低估和被忽视的材料,并将之重新整理、编织,呈现在读者面前……清晰地描绘了这位文艺复兴巨匠漫长的一生。——《卫报》

这本书生动、有深度、有独到见解,读起来非常享受……如果你想在了解达·芬奇生平的同时,也了解15世纪末期意大利那种独特而复杂的环境,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本书。——《文学评论》

屡次获奖的作家尼科尔,通过列奥纳多的笔记深入探究了这位受人爱戴的文艺复兴偶像的内心世界。尼科尔以极富感染力的热情书写了列奥纳多的一生和他的作品,并把他的成就放在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下来思考列奥纳多的灵感来源和后世影响。即便我们对列奥纳多最著名的作品或他与米开朗基罗的竞争了解甚少,我们也会对他的艺术创作过程产生宝贵的见解。——《书签》

尼科尔希望通过这本深刻而详尽的传记,挖掘达·芬奇作为神秘而伟大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背后的真实人生。他按照时间记录了《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过程,并针对蒙娜丽莎的身份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还关注达·芬奇在众多领域的追求,而且翻译了大量手稿和笔记,这些都成为这本厚重但可读性极强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出版人周刊》

尼科尔的这部传记魅力在于他一丝不苟地收集残缺的、被人忽视的证据,这本扣人心弦、结构精巧的传记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也非常通俗易懂。——《每日电讯报》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查尔斯·尼科尔(Charles Nicholl),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历史、传记和旅行作家,曾获霍桑登奖和詹姆斯·泰特·布莱克传记奖。

目录信息

作者的话
导言 汤要凉了
第一章 童 年 1452—1466
出生 3
达·芬奇家族
卡泰丽娜
“我最早的记忆……”
在磨坊
和动物说话
“雪之圣母”
教育
第二章 学 徒 1466—1477
“佛罗伦萨城”
文艺复兴人
安德烈亚的工作室
学手艺
盛景
穹顶之巅
第一批画

吉内薇拉
萨尔塔雷利丑闻
“皮斯托亚的亲密挚友”
第三章 独 立 1477—1482
列奥纳多的工作室
被绞死的人
索罗阿斯特罗
技术专家
“匆忙的诗人”
音乐家
圣杰罗姆与狮子
美第奇花园
《博士来朝》
离开
第四章 新视野 1482—1490
米兰
放逐者和艺术家
《岩间圣母》
逃离之路
最早的笔记本
离奇故事,小小谜题
建筑项目
“摩尔人”的情妇
米兰工作室
解剖学家
斯福扎尔铜马
在旧宫
第五章 在旧宫 1490—1499
戏剧演出
“论光影”
小魔头
猎熊
铸马
“卡泰丽娜来了……”
战争的回声
绘制《最后的晚餐》
“列奥纳多学院”
列奥纳多的花园
“把你带不走的卖掉……”
第六章 漂 泊 1500—1506
曼图亚和威尼斯
回到佛罗伦萨
执着的侯爵夫人
波吉亚家族
秋天在伊莫拉
一封给苏丹的信
河流改道
丽莎女士
《安吉亚里战役》(1)
米开朗琪罗
一场死亡和一次旅行
《安吉亚里战役》(2)
鸟的灵魂
第七章 重返米兰 1506—1513
总督
“您好,弗朗切斯科大师……”
手足相争
解剖
重返工作室
世界及其水体
米兰的娱乐活动
克雷莫纳
“医学院”
在梅尔齐家
艺术家六旬时的肖像
第八章 暮 年 1513—1519
向南前进
在贝尔韦代雷
施洗者和巴克斯
大洪水
疾病、欺骗、镜子
最后一次到访佛罗伦萨
列奥纳多大师
枢机主教的召唤
“黑夜被赶走了”
大海
注 释
资料来源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古抄本上的线索 列奥纳多生前在古抄本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蔬菜汤热好了”,这是本书作者创作的起点和源泉。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列奥纳多,其人、其画是多么得神秘莫测又高高在上,都好像有一团迷雾遮蔽着。“蔬菜汤热好了”是多么平易近人的一句陈述,诉说着他的暮...  

评分

在图书馆看到《达芬奇传》,被封面一句话所吸引——"渴望知道一切的人"。 我自然没法评价这位伟人,从书中了解到,他是个做事情很有规划的人,他会给在纸上写下他的饮食喜好,他会在接下订单后这出非常详细的预算,他会写下自己将来想拜访结交的各专业领域的翘楚,并学习一些知...  

评分

评分

大师之门不可思议 不可言说 入达芬奇之门 只须跨出一步 这一步就是 用你的心灵 跨过你出生以来的任何阴影 用你的五官 映照你大千世界的身体 入此门 尚有爱之焦灼 等候在前 达芬奇在焦灼中逝去 这是他未竟的第二步 你又能跨过去吗? 达芬奇毕竟不知道光和影是一体的 他用...  

评分

“多年以前发生的事情往往好像距离现在很近,而新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却像逝去的青春一样古老。” 这句话是列奥纳多•达•芬奇说的,多年以后,人们在他留下的《大西洋抄本》上发现了它。与之在一起的还有列奥纳多无数的设计草图和笔记,从武器到医药,从解剖学到植物,从装甲...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厚重到难以拿起翻阅的大部头,但同样是一本精彩到拿起翻开就难以放下的书。高中时曾经一度迷恋莱昂纳多·达·芬奇,趁着午休的时间将关于他的纪录片来来回回看了三遍,应试教育的高墙下,是我同他一样向往大千世界奥妙的心。这本书给予我的吸引力,文章中详尽史料,作者查尔斯·尼科尔的妙语,都让我手不释卷。达·芬奇像他自己的箴言“我现在在燃烧。如果这不是爱,那是什么?”一样燃烧了自己。留下他超前的思想,飞鸢般的自由的心灵,飞往宇宙星辰,在漫长的银河与时间中,为人类照亮前路,赶走黑夜。

评分

达·芬奇为后人留下七千多页的手稿,它们是本书据以写成的第一手资料,读来令人叹息。第一,这些手稿只能构建传主的部分经历,其感情特别是内心体验,几乎付诸阙如,所以本书利用绘画、素描、涂鸦,以及大量二手和更多手的材料,加以辨析后予以补充,当然,实在不够的只好用心理分析来凑了。其中,对绘画的解读尤其精彩,我几乎体验到名侦探探案的那种乐趣。第二,这些手稿所记录的大部,包括传主的艺术和科学抱负,都未能在传主有生之年实现,这便是本书重点描写的,传主在“通才”、“巨匠”之外普通人的一面:他要在持续动荡的岁月中,为走马灯般上下台、喜怒无常的统治者们,提供其需要的服务。传主的政治姿态始终不明,我们也从中读出一份淡淡的疏离。副标题堪可玩味:“自由的心灵”,既是把握自我意志的主动,也是疏离之下退入内心的无奈。

评分

达·芬奇为后人留下七千多页的手稿,它们是本书据以写成的第一手资料,读来令人叹息。第一,这些手稿只能构建传主的部分经历,其感情特别是内心体验,几乎付诸阙如,所以本书利用绘画、素描、涂鸦,以及大量二手和更多手的材料,加以辨析后予以补充,当然,实在不够的只好用心理分析来凑了。其中,对绘画的解读尤其精彩,我几乎体验到名侦探探案的那种乐趣。第二,这些手稿所记录的大部,包括传主的艺术和科学抱负,都未能在传主有生之年实现,这便是本书重点描写的,传主在“通才”、“巨匠”之外普通人的一面:他要在持续动荡的岁月中,为走马灯般上下台、喜怒无常的统治者们,提供其需要的服务。传主的政治姿态始终不明,我们也从中读出一份淡淡的疏离。副标题堪可玩味:“自由的心灵”,既是把握自我意志的主动,也是疏离之下退入内心的无奈。

评分

拜读了英国作家查尔斯·尼科尔的传记大作《达·芬奇:自由的心灵》,对其描写的艺术家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书中旁征博引、事无巨细地通过现有资料为读者考证、描述出了一个一生孤独、充满忧郁、多才多艺而又苦苦不得志的艺术家形象。他被剥下了文艺复兴、大师等华丽的外衣,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书中描绘出的达·芬奇的一生,让人赞叹、怜悯、哀伤,赞赏中满含无奈,同情中夹杂鄙夷,哀叹中充斥疑惑。查尔斯·尼科尔打碎了我心目中大师的刻板形象,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人。

评分

还原了达·芬奇真实而复杂的人生经历,剥去天才光环,为读者呈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达·芬奇。 对生活永远保持一份好奇心; 为了更好的作品,适当拖延;慢工出细活; 针对每一项工作,都发挥的自己的极限; 为突破自己,不断学习,不断修正,不断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