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首席教授王水照推荐,《苏轼传》《欧阳修传》作者耗时七年力作,宋代文坛、政坛“巨人三传”收官作品,纪念王安石诞辰一千年。
本书试图抛开固有的观念、习见的标签,从王安石的全部作品入手,考察同时代人与他的交游,展现出颇具特色的熙宁变法改制图景,凸显出一个抖落掉污染、误解和扭曲的政治改革家形象,使王安石以其本来的风度和丰采,再现于读者。
崔铭,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欧阳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已出版《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苏轼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欧阳修传》《张耒年谱及作品编年》《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大学语文》《唐代诗歌选》《宋代诗词选》等。
1.熙宁元年(1068)春,王安石准备启程进京,当天晚上拜访金山寺的宝觉禅师,彻夜长谈。第二天横渡长江,作诗向禅师表明心迹: 明月何时照我还? 激流勇进之时,心底早有归意。 2.熙宁六年,王安石的弟子郑侠眼见变法而引起的生民流离失所,悲愤交加作《流民图》,辗转送呈神宗...
评分编按: 《王安石传》,学者崔铭七年磨一剑完成北宋文坛、政坛“巨人三传”收官之作。复旦首席教授王水照倾情推荐。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版。下文节选、缩写自该书。我们中学时背诵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新政的故事,书中也有描述。 我喜欢书中“四...
评分我是读了<苏轼十讲>,才对这本书比较感兴趣,主要是想对那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但是看完,给我印象最深的,王叔叔和赵公子,更像一个创业团队,一个有办法,一个有动机,一拍即合,就开始干了起来。 对于王大叔为什么急于推动变法,而没有像欧阳修那样...
评分我是读了<苏轼十讲>,才对这本书比较感兴趣,主要是想对那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但是看完,给我印象最深的,王叔叔和赵公子,更像一个创业团队,一个有办法,一个有动机,一拍即合,就开始干了起来。 对于王大叔为什么急于推动变法,而没有像欧阳修那样...
评分如果说,读崔铭老师写的《苏轼传》,可以读出东坡先生的“一肚子不合时宜”,那么,读崔老师写的《王安石传》,则可读“拗相公”介甫先生之激流勇进的“拗”。 本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权威。本书作者崔铭老师是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水照先生弟子,花了24...
角度新颖,文学气息浓厚
评分作者与朱刚老师同为王水照先生门下,本书与《苏轼传》类似,也是以文学著作为标尺,以历史记载为血肉,力图还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传记作品。但王安石相较苏轼,更加复杂、更加多元,故更难还原。书中呈现的青年王安石早已立定求圣道、继圣学的心智,但这一立志之途描写略显单薄;中年王安石立足朝堂,锐意进取却也知己凋零,书中侧重历史叙事,对人物处境、抉择之冲突稍显不足;晚年王安石恬淡江湖,一方面醉心佛教、也有知交渐复,另一方面依然逃不开政局翻覆,书中刻画心境转变、思绪冲突还可更身临其境。当然前述问题囿于史料之限纯属吹毛求疵,也不可能掩盖本书之好,作为古人传记已可见作者的极大苦工,急盼此类佳作更多!
评分病态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注定了改革派生前终将失败,死后必留骂名的历史宿命。
评分一位超越时代一千年的政治家。
评分一生执拗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