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天堂”

劫后“天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巫仁恕
出品人:大学问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1-22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843715
丛书系列:明清以来文史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末世
  • 灾难
  • 生存
  • 人性
  • 科幻
  • 悬疑
  • 冒险
  • 反乌托邦
  • 未来
  • 希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茶馆、菜馆、烟馆、旅馆,为何会在沦陷后的苏州愈加兴盛?这些繁荣表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沦陷区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那动荡的八年?对伪政权统治沦陷区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本书对焦沦陷区城市中的普罗大众,揭示战争阴霾与畸形繁荣交织下的城市生活真相。

【图书简介】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这个过去被视为人间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国对日抗战期间遭受摧残,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这动荡的八年,身处沦陷区的苏州百姓是如何度过的?

本书透过苏州的茶馆、菜馆、旅馆与烟馆等四种休闲行业的研究,呈现抗战时期苏州“畸形繁荣”的城市生活,扭转了过往对沦陷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工商与金融萎缩等的既定印象。同时从大时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从畸形的繁荣见民众的消费习惯与集体心态。此外,作者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本书看点】

1.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新近力作,少有的沦陷区城市生活史,为观察20世纪中国的沦陷区城市特征提供了一扇窗户。

台湾著名明清史专家巫仁恕先生聚焦身处沦陷区百姓动荡的八年生活,通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2.以小见大,视角独特,从公共生活的常变兴衰,再现长期为人忽略的沦陷区百姓生存面貌。

从社会文化史以及市民大众的角度出发,透视茶馆、酒菜馆、旅馆及烟馆这些具体而微的物质空间,揭露沦陷区城市“畸形繁荣”的风貌,挑战长期以来读者对沦陷区城市的既定认识。

3.史料丰富扎实,视野广阔。

作者以大量的档案公文、新闻报道、地方文献、口述史料为基础,综合当地知识分子的私人日记,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4.一部眼光向下的民众生活史,让我们看到抗战时期苏州城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作者简介

巫仁恕,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以来的城市史、社会文化史。著有《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 空间变迁》《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等。

目录信息

简体版序

★ 导论
第一节 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回顾
第二节 章节概要
★ 第一章 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一节 近代苏州的城市发展
第二节 新旧并陈的茶馆
第三节 从酒楼到茶馆
第四节 从客栈到旅馆
第五节 从烟馆的盛行到禁烟运动
小结
★ 第二章 从天堂到地狱
第一节 苏州沦陷的过程
第二节 伪政权的建立与转移
第三节 汪伪政权在华中沦陷区的统治政策
第四节 沦陷后苏州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
小结
★ 第三章 严谨与取缔下的茶馆
第一节 茶馆的经营与发展
第二节 茶馆的多元功能
第三节 同业组织的成立与转型
第四节 伪政府对茶馆的控制
小结
★ 第四章 “利市三倍”的菜馆
第一节 沦陷前期菜馆业的恢复
第二节 菜馆业面临的难题
第三节 沦陷后期的畸形发展
第四节 菜馆空间分布的变化
小结
★ 第五章 高挂“客满牌”的旅馆
第一节 从浩劫到复苏的旅游业
第二节 旅馆的繁荣与其原因
第三节 汪伪政权对旅馆业的管制
第四节 旅馆业的经营与内部矛盾
第五节 旅馆与战时的社会问题
小结
★ 第六章 不戒吸的烟馆
第一节 鸦片垄断贩卖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烟馆与吸烟的盛行
第三节 沦陷后期汪伪政权的禁烟运动
小结
★ 结论
征引书目
附录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研究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多,却很少有文学作品研究战争下的城市,研究战争时期的人民的生活。 《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以下简称《劫后“天堂”》)这本书,作者巫仁恕通过大量史料,以茶馆、菜馆、旅馆、烟馆为缩影,还原了沦陷后的苏州城。 通过这本书,我们...  

评分

评分

“苏湖熟,天下足”,依靠着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苏州自古就是誉满江南的人间天堂,而现今的苏州,依旧威风不减当年,她的工业实力与上海、深圳长期不相上下,2020年GDP数据为全国第三,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之一。 往事不堪回首,当我们随着《劫后天堂》,再次回眸苏州历...  

用户评价

评分

聚焦于抗战时期的苏州日常生活 作者以茶菜旅烟四馆为着力点 书写浩劫过后畸形繁荣的生活状态 写作上多倚重当时的报纸和杂志 举例不少但阅读上感觉浅尝即止

评分

很有意思有很重要的主题,但真的很单薄,十页就可以写完了吧。

评分

题材是好题材,但写的实在过于平淡。只有普通史料,缺乏深入分析。劫后“天堂”之所以形成,只不过就那几个原因,贫富差距之类,在一种末日感之下显得更为明显罢了。这书应该有更故事化的写法,也应该有更学术化的写法,遗憾的是,目前的写法,对想看学术和想读故事的两种读者而言,都不满足。

评分

看中国史,我们关注的是帝王将相,看世界史,我们关注的是王公贵族。极少有学者把眼光降下来,研究一下包括平时和战乱的不同历史时期,平民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本书关注的是苏州沦陷的八年内,尤其是汪伪政权当政的五年内,苏州的城市生活。本书集中探讨苏州的“四馆”,关注平民,关注普罗大众,使得本书更有价值。

评分

台湾学者巫仁恕关于抗战沦陷期间苏州城市生活史研究的一部学术佳作,以茶馆、菜馆、旅馆、烟馆这“四馆”为中心,展现城市中上层夜夜笙歌、醉生梦死与中下层颠沛流离、民不聊生并存的畸形城市生活样态。作者的论述,注重分析政治背景与时代环境之于城市生活的重大影响;在兼用媒体报道、口述回忆、商会档案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文化史视角的历史场景还原与社会经济史视角的行业分析、组织分析双管齐下进行研究;且兼顾面上的城市运作生态分析与点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聚焦。尽管也存在媒体史料和商会档案史料的各自来源相对集中、渠道不够多元,在史料文本细读的深度与历史现场还原的细致度等方面,跟王笛、罗威廉等学者的城市史研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等缺憾,但整体而言,是一部简明清晰、流畅细读而不乏新意的城市史研究作品,值得关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