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时的学宦生涯

孙应时的学宦生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黄宽重
出品人:后浪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1
价格:7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5752818
丛书系列:大沨丛书
图书标签:
  • 孙应时
  • 学宦
  • 清史
  • 宦官
  • 政治
  • 传记
  • 历史
  • 人物
  • 清朝
  • 官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南宋权相史弥远的老师孙应时

他的生命历程,如何照见了动荡诡谲的南宋政局?

◎ 编辑推荐

☆ 黄宽重先生深耕南宋史多年,他以独特锐利的史家眼光,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现了曾任权相史弥远塾师却名不见经传的孙应时,这个中低层士人坎坷跌宕的一生折射出一幅更加逼真、具体的南宋中期政治图 景。

☆ 以丰富、多元的文集尤其是书信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在具体历史情境中,还原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从而勾勒出一个边缘性小人物真实、丰满而具有故事性的人生轨迹,为宋史学界将目光转入下层社会做出了一次成功的示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考证精详、立意独到的学术型人物传记。作者一反以往南宋政治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侧重于名臣大儒的倾向,通过孙应时这位南宋中期中下层士人的个案研究,立体化多维度地摹画当时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复杂纠葛,既揭示中低层士人研究对于理解宋代学术与政治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也传达出宏阔的历史感与细腻的人际温情,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传记性研究著作。

◎ 学者推荐

作者深耕南宋史长达半个世纪,当世之中,没有谁比作者更了解南宋史史料的分布状况,没有谁比作者更懂得文集在南宋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书信是其中最为鲜活、私密的珍贵素材。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冬梅

孙应时虽正史无传,泯然众人,却在家族结构转型、官僚系统运作、士人群体自觉与道学主潮汇聚等多维交集上,构成以往学界较少关注的多棱面的典型性,为理解南宋中期政治、社会与学术展现了独特的新视角。全书颠覆性地将一个富涵典型性的小人物设为细描精绘的主角,旨在彰明小人物对大历史的合力作用,让这幅南宋中期政治全景图呈现得更逼真、细致与丰富。这一个案,不仅补充并修正了学界的既有观点,也凸显了中低层士人官员的研究,“对理解学术与政治的整体发展,有其重要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内外宋史学界虽已自觉将视野转向下层社会的边缘小人物,但在传达宏阔的历史时空感与细腻的人物温度感上,《孙应时的学宦生涯》是开风气的。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虞云国

作者简介

黄宽重,国际知名宋史学者,现任长庚大学讲座教授,深耕于南宋史学研究,著有《宋代的家族与社会》《政策·对策:宋代政治史探索》《艺文中的政治》《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等专书十本以上,并于《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汉学研究》等历史学一级学术期刊发表逾百篇论文。此外,黄教授对于学术贡献卓著。他多次主持国际学术研讨会,执行中大型跨领域研究计划,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对现今国际宋代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奠基乡里:孙氏家族及其余姚人际网络
一、 缘起于教育的孙、胡、莫三氏世交
二、 乡里网络互惠:孙应时对胡氏后人的扶持
三、 孙氏二代授业乡里的师友关系
四、 小结
第三章 学宦难兼:为学仕进的左支右绌与人际的拓展
一、选人宦海,强复求禄
二、毅然任幕,改谋京官
三、小结
第四章 党禁池鱼:政局动荡下的因应与人际网络重构
一、政局骤变,杜门省事
二、不计祸福,勉任常熟
三、时运不济,终遭劾罢
四、小结
第五章 师承转益:陆学门人的师从变化与道学流派竞合
一、亦陆亦朱:孙应时进入太学以后的师从与转向
二、转益多师的陆门弟子
三、传扬陆学的沈焕、沈炳兄弟
四、小结
第六章 应变世变:庆元党禁前后孙应时学友的遭遇与应对
一、直言贾祸:吕祖俭
二、名节难保:项安世
三、仕途转折:石宗昭
四、因人升陟:周南
五、人事牵绊:王柟
六、小结
第七章 青史播芳:孙应时的平反与《烛湖集》
一、开禧北伐与丘崈起复、史弥远执政
二、孙应时与史弥远
三、平反与身后褒荣
四、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后记
附录一 文渊阁本与静远轩藏本《 烛湖集》简介
附录二 孙应时书文编年与整理
一、《烛湖集》的流传与版本
二、文渊阁本与静远轩藏本的比勘
三、小结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简介】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主讲人,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  

评分

据黄宽重先生自己说,他之选择以南宋作为学史的志业,除“寄现实于历史世界”外,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南宋“是块尚待拼补的历史地图”(《政策·对策:宋代政治史探索》241页,下称《探索》,联经出版公司,2012年),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其新著《孙应时的学宦生涯:道学追...  

评分

在家无事,又读了一遍黄宽重先生的《孙应时的学宦生涯》。这本书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去年暑假甚至一度计划写篇书评,只是后来发现已有许浩然(载《唐宋历史评论》第五辑)、虞云国(载《上海书评》2019年10月19日)两位先生发表了此书的书评,珠玉在前,我又非专门...

评分

【作者简介】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主讲人,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  

评分

在家无事,又读了一遍黄宽重先生的《孙应时的学宦生涯》。这本书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去年暑假甚至一度计划写篇书评,只是后来发现已有许浩然(载《唐宋历史评论》第五辑)、虞云国(载《上海书评》2019年10月19日)两位先生发表了此书的书评,珠玉在前,我又非专门...

用户评价

评分

3.5⭐ 全书以南宋中下层官员孙应时的官场沉浮为主线,同时以他的生平与经历向外辐射,勾勒其他道学追随者在以庆元党禁为主的政治变局中的变化应对。 同时,强调了在当时环境中,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由民至宦。孙应时三代人的努力至他这一辈完成这一转变。 并且,家境和人际网络的因素在宦海的迁转铨叙中尤为重要。而他出自寒门,只能自己苦心经营。幸而在太学和东湖书院的经历,为他结识陆九渊、朱熹、丘崈、史浩等人提供了机会。更有幸执史弥远两兄弟教席,由此今日方能看到《会稽续志》中的孙应时传以及《烛湖集》的传世。 作者更以《烛湖集》版本考察、梳理的孙应时年表以及征引书目附于书后,整整八十八页。 本书不失为一本通过中下层视角观察南宋中晚期政治与士人交织因应关系的学术人物传记。

评分

对于南宋文人大量的书信运用具有典范意义,不过作为历史学家眼光太高,得出的结论也偏笼统,应该还能看出更加细微的东西吧。

评分

笔力精深,以点窥面。

评分

二刷,还是很有启发性,希望能借此视角研究中晚明理学与政治的问题。“通过书信观察时代环境、理解人际关系,往往能得到比正史、传记性资料更为细腻的讯息,是掌握政治变迁与社会脉动、学术思想及人际关系的珍贵素材”;“选人改官当然需要实务考绩,但更需要努力经营人脉,才有可能实现”;“政治现实对部分道学中人不免形成压力,唯恐葬送前程,遂有回避师门或妥协权势的现象”;“为因应环境改变,缔结多元人脉是维系或开拓政治利益的重要策略,因此个人固难有永久坚持的原则,群体间也未必存在始终一致的对立”;“庆元党禁期间道学群体的遭遇与应变,也呈现不同层级的士人官员面对政治冲击的承受力和应变力”;“看待士人面对政局动荡不同的因应之道,基于个人立场而选择随境而安,我们应从更多元的角度去理解这样的现象,而非单一的道德批判”。

评分

其实这类书挺难写的,一类沦为平庸的人物传记,一类牵强附会硬拉联系。因此选题很重要,而选题又源于研究者对于史料的熟稔程度,尤其南宋史这种,文集史料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者的眼光。就此而言,作者不愧是南宋史研究第一人。本书聚焦于孙应时这种中下层官员,具有示范意义,如作者所说:过于偏重特定资料或角度,易于将复杂多样的人事,导向简单化、单一化结论,以致陷入思考误区;在名臣大儒之外,加强整理与探讨一般士人、中低阶层官员资料,对理解学术与政治的整体发展,有其重要性。另外通过对孙政治人生的讨论,还是能看到一些被遗忘的常识,“个人命运与群体关系,并非传统研究刻画出的前后一贯、二元对立,反而是不同个人为因应政局变化,通过各自的人际网络,采取了多元的回应对策,其情况相当复杂。”许多历史研究还是太缺乏对复杂性的分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