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出品人:索·恩
页数:748
译者:毛明超
出版时间:2021-8-18
价格:178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83192
丛书系列:索 • 恩(Thorn Bird)
图书标签:
  • 德国哲学
  • 理想主义
  • 康德
  • 费希特
  • 谢林
  • 黑格尔
  • 启蒙运动
  • 浪漫主义
  • 哲学史
  • 德国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荣获2005年莱比锡书展非虚构及散文类图书大奖

.

同席勒一起,进入德意志精神难以忘却的黄金时代!

.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语文学中最富活力的形象之一。当人们在巴黎这座大都市掀起革命热潮的同时,他先是在斯图加特、后来又在耶拿和魏玛革新了德意志思想史。席勒所振兴的——甚至连歌德也被他感动——正是人们日后所称的“德意志理想主义”,而贝多芬更将之谱为音符:“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描绘了席勒的一生,讲述了席勒如何(与歌德一起)在1790~1805年的十多年间成为德意志精神生活中的那颗位居核心的恒星。所有人都登上了舞台:诺瓦利斯、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兄弟、费希特、青年黑格尔、蒂克、布伦塔诺。这部关于一个伟大精神的生平、著作与时代的书,或许正可以开启一场“席勒复兴”。

.

“人们拿起萨弗兰斯基的书,就会感受到:席勒始终在场。而且是怎样的在场!”

——汉斯-于尔根•兴斯(Hans- Jürgen Schings),《法兰克福汇报》

.

“文笔精彩,观点鲜明,思维敏捷。这部书再度把席勒作为同时代人送到我们跟前。”

——延斯•比斯基(Jens Bisky),《南德意志报》

.

“同席勒一起,人们进入过去的另一处阴影之国:进入了德意志精神难以忘却的黄金时代。那是神奇的岁月,它帮助人们保留住感知人生中那些真正重要而充满精神之物的能力。”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德国知名学者、文化大家,1945年生于巴登-符腾堡州罗特维尔市,曾在法兰克福与柏林学习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史,获博士学位,后成为自由作家,为德意志思想群星立传。曾获多项文学殊荣,入选德意志语言与 文学科学院并荣膺德国一等十字勋章,现任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

.

[译者简介]

毛明超,浙江杭州人,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副系主任。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与柏林洪堡大学,获博士学位。热爱阅读,也做翻译,主要研究旨趣为德国魏玛古典文学、十八十九世纪德语戏剧等,译有《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等作品,发表中德文论文若干,曾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东方青年学者”等奖项。

目录信息


.
第一章
出身——传奇的表亲——父亲的冒险——洛尔希的牧歌——棍棒——尊重父亲、超越父亲——母亲的哀伤——路德维希堡的洛可可——公爵“人生的纵马年华”——“你傻了吗,弗里茨?”
.
第二章
父母的虔诚——小小布道家——卡尔学校——公爵教育——少年和权力——沙芬施坦:理想的朋友和现实的朋友——克洛卜施托克——席勒的第一批诗:阅读的结果——忠于年轻时的梦
.
第三章
1776年——时间和地点的变动——“狂飙突进”的精神——赫尔德及其后果——卡尔学校的一场新年联欢——重大激励:阿贝尔关于“天才”的演说——阅读莎士比亚
.
第四章
大众哲学——人类学转向——经验主义的盛行——在“精神的朝堂”将生命付诸语言:沙夫茨伯里、卢梭、赫尔德——夹在中间的席勒——席勒在弗格森与加尔弗那里学习——“头颅尚未切开”
.
第五章
选择医学——关于身体与灵魂的临界交往——席勒的三篇毕业论文——“爱”在宇宙间的权力——“伟大的存在巨链”——物质到精神的神秘过渡——神经生理学的迷宫——大脑究竟有多自由?——注意力的光芒——忧伤的情绪——格拉蒙事件——施特莱歇尔见到席勒
.
第六章
席勒回顾《强盗》岁月——殉道者舒巴特——愤怒与经验的补足——强盗世界与《强盗》:哲学理念和极端个性的实验场——理念戏剧与激情艺术——“美也终会消亡”——戏剧天空下的幸福时刻
.
第七章
斯图加特的军医生涯——绝望的大丈夫气——诗中的劳拉与现实的劳拉——施瓦本的文学战——《强盗》上演——斯图加特的悲惨——逃往曼海姆
.
第八章
曼海姆——新生活——勇于拥有勇气——失败的《斐耶斯科》朗诵会——热忱与冷淡——戏剧诞生——谋叛的假面游戏——开放的结尾——不可预知的自由——逃离曼海姆——在法兰克福的绝望——奥格斯海姆——施特莱歇尔弹奏钢琴——踏上前往鲍尔巴赫的路
.
第九章
与莱因瓦尔德的友谊——捉迷藏的信——追求夏洛蒂•封•沃尔措根——被召回曼海姆——《阴谋与爱情》——遭到考验的爱之哲学——恶的社会机器
.
第十章
回到曼海姆——剧院里的阴谋——政治上可疑——辞退——被辞退的剧院作家争取舞台的审判权——“喜欢夸张的不幸倾向”——债台高筑——莱比锡来信——伟大友谊的预感——夏洛蒂•封•卡尔普
.
第十一章
去莱比锡——科尔纳——胡博——《莱茵塔利亚》——友谊的热情——“亿万生民,一起相拥!”——哲学书信体小说——再论爱的哲学——物质主义的冷水——热情认识现实——重生
.
第十二章
《唐•卡洛斯》的诞生——行动的阻碍与人类的激情——波萨侯爵发迹史——粉墨登场前的踌躇——转向小说《招魂唤鬼者》——从左派阴谋到右派阴谋——密谋家、秘密结社和卡里斯玛——波萨侯爵与启蒙辩证法
.
第十三章
来自汉堡的邀约——爱情喜剧——告别挚友——魏玛:著名的蜗牛壳内的世界——魏玛众神——维兰德,赫尔德和其他人——第一次读康德——《尼德兰独立史》——为何写历史?
.
第十四章
一位艺术家的困扰——想象力的危险——自我鼓励——古典之梦——《希腊的群神》——重新赢回的自信:《艺术家》——坠入爱河的鲁多尔施塔特之夏——夏洛蒂与卡洛琳娜姐妹——与歌德的序曲
.
第十五章
耶拿——城市与其精神——“学生之壮举”——伟大的登场:就职讲座——乐观的历史哲学及其在《招魂唤鬼者》中的撤回——“仿佛”的目的论——封了漆的信——《摩西的使命》——发明一神论——《塞伊斯的蒙面像》背后的虚无——祛魅之后:美学宗教
.
第十六章
作为当代神话的革命——席勒的谨慎——“不知晚到的理性是否还能找到早来的自由?”——人之海洋上的榛子壳中——人民之春和爱情之春——订婚——结婚——太过丰富的理念——嫉妒的夏洛蒂•封•卡尔普——《三十年战争》有多现实?——席勒:德意志的普鲁塔克——高昂情感——病骨支离——将死
——新生
.
第十七章
与病症共生——投身艺术与研读康德的决定——“思维方式的革命”——超越康德——“卡里亚斯”通信——“美是现象中的自由”——自由的审美盛宴——革命恐怖——美因茨共和国——福斯特——胡博深陷其中——诗人的道德——《秀美与尊严》——纠正康德——美的灵魂——歌德对“若干段落”的不满
.
第十八章
崇高与病症——回施瓦本的旅行——荷尔德林首次来访——老希律王之死——丹内克的半身像——与科塔的计划——回到耶拿——费希特的革命——做自我的新兴致——自我的命运——耶拿浪漫派——歌德与席勒相互接近
.
第十九章
歌德与席勒:幸运的事——溶解性的与振奋性的美——《审美教育书简》——岌岌可危的是什么——歌德与席勒,质朴与多情——半人马
.
第二十章
《季节女神》初登场——与施莱格尔兄弟的不快——浪漫派的反对——与费希特争地盘——荷尔德林的爱与痛——作为主流媒介的文学——好斗的双子星
.
第二十一章
害怕华伦斯坦——拖延——参与歌德的《威廉•麦斯特》——为什么面对杰出的人,除了去爱,没有别的自由——多义性的礼赞——为什么只有哲学才能让哲思无害——华伦斯坦和三重权力意志——权力之人与可能性之人——友情的仪式:歌德和洪堡——告别耶拿
.
第二十二章
重回魏玛——剧院生活——对“美的灵魂”的男性幻想:《玛利亚•斯图尔特》或有罪的无辜——席勒的信仰——圣女贞德的魔力与催眠大师拿破仑——民俗的,浪漫的——从热情中跌落——《墨西拿的新娘》或古希腊式的命运——念及观众
.
第二十三章
退尔的题材——歌德如何将之让与席勒——席勒的文化爱国主义——《德意志的伟大》——慢的赞歌——《威廉•退尔》,歌颂自由的大戏——从风雨飘摇的田园世界进入历史再返回——保守派革命——谋杀暴君——布鲁图斯或神圣的屠龙勇士——通俗性——科策布或为席勒庆典提前写好的讽刺
.
第二十四章
席勒的贵族头衔——渴望远方——当自由扬帆远航——吸引眼球的斯塔尔夫人——前往柏林——关于放弃了的作品——环游世界——《德米特里乌斯》——源自虚无的力量——“欺世盗名者”主题——席勒的菲利克斯•克鲁尔——艺术运转的秘密——终章
.
席勒年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人不应想着揭开伟大的真理,否则真理将会把人推向平庸;人们更应该怀着激情与热爱将真理付诸行动,因为真理只有这样才会变得富足而美丽。 这就是弗里德里希·席勒的美学宗教。”——《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说到十八世纪的德意志文化精神,有一个人总是会被反复提...  

评分

[黄燎宇x毛明超x高林:弗里德里希·席勒,诗人、哲人、当代人] 本文是上述线上讲座的笔记。这场讲座的信息量极大,非常适合作为这本书的阅读补充。记录一些碎片。 补个直播回放链接: 【回放链接1】[https://weibo.com/tv/show/1042211:4716219186741423?from=old_pc_videoshow...

评分

评分

[黄燎宇x毛明超x高林:弗里德里希·席勒,诗人、哲人、当代人] 本文是上述线上讲座的笔记。这场讲座的信息量极大,非常适合作为这本书的阅读补充。记录一些碎片。 补个直播回放链接: 【回放链接1】[https://weibo.com/tv/show/1042211:4716219186741423?from=old_pc_videoshow...

评分

[黄燎宇x毛明超x高林:弗里德里希·席勒,诗人、哲人、当代人] 本文是上述线上讲座的笔记。这场讲座的信息量极大,非常适合作为这本书的阅读补充。记录一些碎片。 补个直播回放链接: 【回放链接1】[https://weibo.com/tv/show/1042211:4716219186741423?from=old_pc_videoshow...

用户评价

评分

期末为了写论文读了个七七八八,今天收尾把它读完了。他的一生是狂飙突进的一生。但是狂飙突进运动终究只是青年的运动,这群人老了,这项运动自然就销声匿迹了。但是,席勒的一生,都是青年的一生。他老了,仍然有青年的强盗般的生命力(甚至可以说性冲动般的生命力),这一点和歌德不一样。歌德老了只剩下浪漫,软趴趴的浪漫

评分

是我师叔的作品,毛老师是北大才子,也是系主任的弟子,作风很棒。

评分

时隔十多年再版

评分

冬天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灰暗的客人,压抑着人的内心、、很久没读长书了,上一本还是他的三十年战争史

评分

一本厚达700多页的传记,将德国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出身、求学、成长、创作、交游、情感等方面予以真实再现。与侧重直觉和情感的歌德相比,席勒则更具明晰的理智和坚韧的意志。他注重自由,早期作品中充满浪漫的激情与想象,与歌德合作后的时间一度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2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度阅读席勒的诗歌,这位被誉为“德国的莎士比亚”的文学巨匠仿佛正在穿越时空深情地注视着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