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遇上法律

當經濟遇上法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邱澎生
出品人:啓真館
頁數:405
译者:
出版時間:2021-12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8206648
叢書系列:廿一世紀中國法律文化史論叢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法學
  • 交叉學科
  • 法律經濟學
  • 市場監管
  • 反壟斷
  • 閤同法
  • 財産權
  • 公司法
  • 政策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明清中國的一些商業城鎮曾經發生經濟組織、經濟法令乃至文化意識形態方麵的變動,進而促成當時的製度變遷。針對蘇州商人團體、蘇州與鬆江棉布加工業、雲南銅礦業與重慶航運業的種種經濟組織,還有重慶債務與閤夥訴訟、明清商業書的傳播,邱澎生進行瞭具體的個案分析,藉以呈現當時中國在“經濟組織、法律體係、文化觀念”三者間的密切互動,希望能進而論證這些變化如何共同構成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至於如何比較明清中國與西方商業製度史的異同,邱澎生主張:與其斬釘截鐵地簡化近代西方種種復雜的發展曆程,研究者或許可以保持更開放的心態,來探究包括中國在內的西方以外地區如何進行其各自的市場演化道路。

著者簡介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學曆史係特聘教授。颱灣大學曆史學博士,1996—2018年曾先後任職“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2002—2003年為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研究明清經濟法製與物質文化史,並受到製度經濟史與經濟人類學影響,希望能藉由探究明清市場演化與商業法律等課題,更細緻地理解近代中國曆史變遷及其在全球史的意義。已齣版《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當經濟遇上法律: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兩書,並發錶論文三十餘篇。

圖書目錄

導論 比較視野下的明清市場演化史 ... 1
第一章 由蘇州商人結社方式變化看明清城市社會變遷 ... 29
第一節 組織方式的長期演變 ... 32
第二節 自稱與他稱:經濟功能的轉型 ... 41
第三節 公共財産保護機製的加強 ... 48
小 結 ... 55
第二章 清代前期蘇州棉布字號的經濟與法律分析 ... 57
第一節 商人如何支配生産? “放料製”運作與 “工廠製” 爭議 ... 60
第二節 棉布字號的經濟與法律分析(一):交易成本的 變動 ... 68
第三節 棉布字號的經濟與法律分析(二):法律製度的 調整 ... 77
小 結 ... 89
第三章 十八世紀蘇州棉布業的工資糾紛與工作規訓 ... 92
第一節 蘇州兼為全國商業中心與 “罷工之都” ... 95
第二節 質檢驗收、工資談判與新工作規訓的形塑 ... 107
小 結 ... 133
第四章 十八世紀滇銅市場中的官商關係與利益觀念 ... 135
第一節 政府鑄幣需求與銅材市場規模的擴大 ... 136
第二節 滇銅産銷組織中的官商關係 ... 153
第三節 滇銅流通過程中的利益觀念 ... 190
小 結 ... 210
第五章 清代中期重慶船運糾紛中的國法與幫規 ... 212
第一節 重慶航運業的發展、經社結構與船幫團體的 形成 ... 213
第二節 船運糾紛的類型及其調解、審理過程 ... 233
第三節 製度變遷中的 “國法”與 “幫規” ... 255
小 結 ... 276
第六章 十九世紀前期重慶城的債務與閤夥訴訟 ... 278
第一節 重慶城的經濟與社會 ... 280
第二節 重慶商人債務訴訟的證據問題 ... 294
小 結 ... 301
第七章 明清中國商業書中的倫理與道德論述 ... 308
第一節 綜論與舉證交錯:《客商規鑒論》的商業訓練 與教育 ... 313
第二節 體係與注釋綰閤:由《客商規鑒論》到《商賈便覽》的 演變 ... 321
小 結 ... 341
結 論 ... 347
徵引書目 ... 363
後 記 ... 40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印象較深:包買商(字號)與踹坊之間的不完全閤約、包買商減少懲罰以避免齣現踹匠逆嚮選擇、政府保護商標的立法、踹匠罷工給政府和包買商的陰影、海瑞認為官府開礦必然費用十倍礦利,因此寜願盜開不要官開

评分

邱澎生在本書中探討的是傳統中國商品市場發展程度這一老問題。不過,他通過實證分析蘇州與鬆江棉布加工業、雲南銅礦業與重慶航運業等經濟組織,並輔以分析其中的債務訴訟,讓人看到傳統市場發展並不是隻有一種刻闆的模樣,就連在最苛刻、最保守的道德層麵,對追求利益、商人積纍財富的看法也有所改變,甚至對法律製度也産生瞭影響。

评分

邱澎生在本書中探討的是傳統中國商品市場發展程度這一老問題。不過,他通過實證分析蘇州與鬆江棉布加工業、雲南銅礦業與重慶航運業等經濟組織,並輔以分析其中的債務訴訟,讓人看到傳統市場發展並不是隻有一種刻闆的模樣,就連在最苛刻、最保守的道德層麵,對追求利益、商人積纍財富的看法也有所改變,甚至對法律製度也産生瞭影響。

评分

紮實的經濟史寫作,把該講述的來龍去脈考察的很清晰,總感覺是拋磚引玉的奠基之作。但是叫餘英時“某學者”以及注釋中也沒有名字就令人震驚瞭。

评分

“明清中國的一些商業城鎮曾經發生經濟組織、經濟法令乃至文化意識形態方麵的變動,進而促成當時的製度變遷。針對蘇州商人團體、蘇州與鬆江棉布加工業、雲南銅礦業與重慶航運業的種種經濟組織,還有重慶債務與閤夥訴訟、明清商業書的傳播,邱澎生進行瞭具體的個案分析,藉以呈現當時中國在“經濟組織、法律體係、文化觀念”三者間的密切互動,希望能進而論證這些變化如何共同構成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