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說收藏·雜項篇》係根據著名收藏傢馬未都先生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所做關於雜項的11期講座內容整理而成,圖文並茂,相得益彰。全書共11章,詳細介紹瞭漆器、鑲嵌藝術、竹雕藝術、名貴材質雕刻、明清銅器、景泰藍、鼻煙壺,語言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動實例作為佐證,讀者會在不經意間領略到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作者精心選配的近300幅相關圖片,更是起到錦上添花之功,為《馬未都說收藏·雜項篇》增色不少。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曾任中國青年齣版社編輯。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傢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啓濛讀物。此外,他還撰寫瞭《明清筆筒》等文物鑒賞研究專著。其中,《中國古代門窗》一書獲第六屆國傢圖書奬、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奬一等奬。1997年1月18日,馬未都創建瞭新中國第一傢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設有傢具館、陶瓷館、工藝館、門窗館、攝影館、油畫館和多功能館七個展館。
《马未都说收藏》的最后一本终于读完了,但是感觉还不够,还想看。我从小就喜欢收藏,小时候收集烟标,收集树叶标本,收集剪纸,收集邮票,收集篆字(那时候没有篆字字典,就把从各个地方看到的篆字都抄下来),收集宋词,收集糖纸,收集剪报……还有好多东西都忘记了,不过记...
評分 評分其实我是个不喜欢古董的人,也没这个钱进行投资。但是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才知道,这背后隐含着太多的故事啦! 感谢马先生……
評分什么是文化?这个真解释不了,不过有文化能干什么,这个很明显,吹牛逼呗。 说的是笑话。其实,有没有文化就是有没有修养,这个通过一个人的举止谈吐就可以看出来,关键谈及收藏的时候,这个就有明显的区别了。 没有文化的人是谈不上收藏的。有钱不代表有文化,有钱不代表会收...
評分《马未都说收藏》的最后一本终于读完了,但是感觉还不够,还想看。我从小就喜欢收藏,小时候收集烟标,收集树叶标本,收集剪纸,收集邮票,收集篆字(那时候没有篆字字典,就把从各个地方看到的篆字都抄下来),收集宋词,收集糖纸,收集剪报……还有好多东西都忘记了,不过记...
中國手工藝的精巧讓人嘆為觀止,對於先人來說實用器皿工藝的講究有些是裝飾是審美,對於今人倒更多的是陳設玩賞的意境情懷。從社會史觀來看,國傢的大量財富靡費在統治者個人的享樂上,工藝品技巧和工藝的改進很少與國民經濟物質生産的提高有關,對自然科學的促進更無從說起。在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也隻有徐光啓這樣的鳳毛麟角去藉鑒西方文化,中國近代極少齣科學傢,實際是缺乏實用科學的傳統,即使像中醫這種學科也是不斷總結經驗而成,而沒有更多的發明與創造。這是中華文明的傳統也是陳弊,講究審美,看重心學,輕慢實學。洋務運動的失敗,即是中國傳統意識的根深蒂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最好的注解。拋開生産力發展之論,收藏是種物欲,容易變成溝壑難平的無底洞,超越物質追求精神滿足反倒容易達到而且持久。
评分那個寫《格古要論》的簡直是我偶像啊,見啥都覺得俗逼。
评分曆時一個月,終於讀完這套書,似是轉頭便忘,但有些東西恐怕早已溶入心間~對自己做一個評價,大概就是又沒文化還窮,但能怎麼辦,笑著活下去唄~
评分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真多啊
评分又一本長學問的普及教育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