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马未都
出品人:
页数:20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2-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64919
丛书系列:马未都说收藏
图书标签:
  • 马未都
  • 收藏
  • 文化
  • 艺术
  • 历史
  • 杂项篇
  • 百家讲坛
  • 马未都说收藏
  • 马未都
  • 收藏
  • 杂项
  • 文物
  • 鉴赏
  • 文化
  • 历史
  • 古玩
  • 艺术品
  • 中国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杂项的11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1章,详细介绍了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3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此外,他还撰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其中,《中国古代门窗》一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设有家具馆、陶瓷馆、工艺馆、门窗馆、摄影馆、油画馆和多功能馆七个展馆。

目录信息

第一讲 漆艺之光 曲水流觞——早期漆器
第二讲 粉饰生活 千文万华——唐至清代漆器
第三讲 捉刀代笔 科罗曼多——雕刻漆器
第四讲 含英咀华 百宝争辉——镶嵌艺术
第五讲 雕镂精湛 妙趣横生——竹雕艺术
第六讲 文玩珍赏 游刃有余——名贵材质雕刻
第七讲 炉火纯青 铸造精湛——明清铜器
第八讲 掐丝填彩 繁缛华丽——景泰蓝
第九讲 方寸之间 别有洞天——鼻烟壶(上)
第十讲 秋水盈光 掌中乾坤——鼻烟壶(下)
第十一讲 文明积累 受用清福——文化的力量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马未都说收藏》的最后一本终于读完了,但是感觉还不够,还想看。我从小就喜欢收藏,小时候收集烟标,收集树叶标本,收集剪纸,收集邮票,收集篆字(那时候没有篆字字典,就把从各个地方看到的篆字都抄下来),收集宋词,收集糖纸,收集剪报……还有好多东西都忘记了,不过记...  

评分

如果说,看完了这本书就想去古玩市场一试身手,我看是绝对不够的,去了你就傻了,书里的全都模糊了。 这本书介绍如何鉴定一件文物的地方很少,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作者会得意洋洋的跟你述说他用他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如何用极便宜的价钱捡到一个漏,痛心疾首的讲起当年的...  

评分

《马未都说收藏》的最后一本终于读完了,但是感觉还不够,还想看。我从小就喜欢收藏,小时候收集烟标,收集树叶标本,收集剪纸,收集邮票,收集篆字(那时候没有篆字字典,就把从各个地方看到的篆字都抄下来),收集宋词,收集糖纸,收集剪报……还有好多东西都忘记了,不过记...  

评分

看完这套书,被从另一个角度重新顺了一遍中国历史。几乎所有类别的技艺与赏鉴,都是到了乾隆时期达到巅峰。也是乾隆蒙受祖辈荫萌,自己寿命又长,得以在最后一个盛世充分享受生活,品评历代珍品,所有的便宜都被他占尽,绝对世上最好命没有之一了。而巅峰的尽头,永远都是黑暗...  

评分

如果说,看完了这本书就想去古玩市场一试身手,我看是绝对不够的,去了你就傻了,书里的全都模糊了。 这本书介绍如何鉴定一件文物的地方很少,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作者会得意洋洋的跟你述说他用他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如何用极便宜的价钱捡到一个漏,痛心疾首的讲起当年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收藏,说到底是文化和知识的较量

评分

中国手工艺的精巧让人叹为观止,对于先人来说实用器皿工艺的讲究有些是装饰是审美,对于今人倒更多的是陈设玩赏的意境情怀。从社会史观来看,国家的大量财富靡费在统治者个人的享乐上,工艺品技巧和工艺的改进很少与国民经济物质生产的提高有关,对自然科学的促进更无从说起。在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也只有徐光启这样的凤毛麟角去借鉴西方文化,中国近代极少出科学家,实际是缺乏实用科学的传统,即使像中医这种学科也是不断总结经验而成,而没有更多的发明与创造。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也是陈弊,讲究审美,看重心学,轻慢实学。洋务运动的失败,即是中国传统意识的根深蒂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最好的注解。抛开生产力发展之论,收藏是种物欲,容易变成沟壑难平的无底洞,超越物质追求精神满足反倒容易达到而且持久。

评分

那个写《格古要论》的简直是我偶像啊,见啥都觉得俗逼。

评分

那个写《格古要论》的简直是我偶像啊,见啥都觉得俗逼。

评分

中国手工艺的精巧让人叹为观止,对于先人来说实用器皿工艺的讲究有些是装饰是审美,对于今人倒更多的是陈设玩赏的意境情怀。从社会史观来看,国家的大量财富靡费在统治者个人的享乐上,工艺品技巧和工艺的改进很少与国民经济物质生产的提高有关,对自然科学的促进更无从说起。在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也只有徐光启这样的凤毛麟角去借鉴西方文化,中国近代极少出科学家,实际是缺乏实用科学的传统,即使像中医这种学科也是不断总结经验而成,而没有更多的发明与创造。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也是陈弊,讲究审美,看重心学,轻慢实学。洋务运动的失败,即是中国传统意识的根深蒂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最好的注解。抛开生产力发展之论,收藏是种物欲,容易变成沟壑难平的无底洞,超越物质追求精神满足反倒容易达到而且持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