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戏剧、艺术、到社会问题,大胆剖析当代文艺滥觞 尖锐直指日本社会病灶
独家收录三岛由纪夫离世前未完成遗作《日本文学小史》
三岛由纪夫随笔评论代表作 简体中文版首度面世
编辑推荐:
1、三岛由纪夫文艺评论、随笔的代表作。集结其创作巅峰时期文艺思想的核心与精华。
2、 知名译者吴季伦担当翻译,其功力深厚、译笔极佳。
3、中文简体首译,了解三岛由纪夫其人及其文艺思想的不可或缺的绝佳文本。
内容简介:
《小说家的假期》是三岛由纪夫在创作鼎盛期写下的随笔、评论作品。在本书中,三岛以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性深度考察了当代文明、社会、文学、艺术等诸多问题。
他只身潜入复杂多变的现代文明的丛林,以华丽大胆的文风、戏谑深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论及文艺滥觞,尖锐直指时代病灶。本书是三岛式哲学思考的原点,全面展现了三岛的文学观、艺术观、价值观,是凝结三岛思想的精华之作。
本书另收录三岛挑战历来日本文学史观的反叛之作《日本文学小史》。
作者简介
三岛由纪夫 (1925—1970)
日本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个官僚家庭。1949 年以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崭露头角后,创作不断,成为日本 20 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在海外也获得了极高评价,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1970 年 11 月 25 日写完《丰饶之海》的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裁。
代表作有《假面的告白》 《潮骚》 《金阁寺》 《丰饶之海》 四部曲等。
吴季伦
译者,曾任出版社编辑,译有太宰治《津轻》、太宰治《奇想与微笑》、夏目漱石《少爷》、森茉莉《父亲的帽子》及《奢侈贫穷》、小路幸也《东京下町古书店》系列等书。
最近几年我一直着迷于从不同的书中发现能够相互印证和阐发的文字,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这几本书的理解记忆,更可以给我一种自己已经达到融会贯通的读书之境的错觉。下面就抄录几则给我带来快乐的札记。 第1页,“金碧辉煌的腐败,以及血伤满布的活力”让我联想到《晓寺》里对泰...
评分 评分这本书通过日记以及随笔的形式不仅写了三岛由纪夫对日本、法国、希腊、德国文学艺术的反思和观察,还包含了对哲学、宗教、心理学、日本民族文化甚至同性恋、SM的思考,十分犀利且超前。每一篇都写的及其散漫,自由发挥,会突然翻译尼采的诗,也会突然一行字就结束。日记体裁的...
评分三岛由纪夫和太宰治的矛盾可以说是世人皆知,但三岛为什么讨厌太宰治,我看了这本《小说家的假期》才懂。 《小说家的假期》是三岛由纪夫的一本非虚构日记集。顾名思义,里面记录的是三岛的日常所思所想。 这本日记记录了从6月24日到8月4日一个多月的时间,三岛的日记记录得很频...
评分与《太阳与铁》一样,在《小说家的假期里》我们依然可以读到三岛种种极为个人化的思辨,且不失丰富性的思想。如果说在前者中,三岛是在用一把锋利的刀由外向内地剖析、甚至是分离自己的肉与骨,那么在这本书中,他将刀柄倒转,由内向外,以他的哲学为柄,刀尖指向的是文学、艺...
因为辛辣锋利,读者自然是看得爽快,可以不同意他全部的观点,但不得不为他的坦率直言而鼓掌。
评分“小说是一种从本质上摸索方法论的艺术。”最近顺带着还在继续看B站倪文尖老师讲中国现当代文学,真的,文论这种东西是越读越细窥越有嚼头。三岛的文论也特别适合与他的小说对照观看,他有他自己圆融自洽的一个小宇宙。
评分三岛反复强调他心中最好的小说,是“把对小说的批评写进了小说里的小说”,也就是说小说家不但要是一个优秀的创作者,还得是一个出色的评论家,这一理念也贯穿在他这些随笔当中,甚至可以说,三岛一早已经是他自己小说最好的评论家和理论家(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起科长这样创作意识极其鲜明的导演),但这个事究竟是好是坏,恐怕还有待商榷。不过我是很喜欢他写的《日本文学小史》,可惜就这样戛然而止。
评分三岛很少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讨论文学,一般都只做形而上的理论探讨,这就使读者也容易陷入抽象的文字海,没有太多可以扎扎实实把握住的细节和情感。
评分7分,三岛谈热内的部分good✓,日记凑合,后面梳理日本文学史的部分不愧还是有点文化隔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