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令司馬遷

中書令司馬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尚思伽
出品人:
頁數:222
译者:
出版時間:2021-3-1
價格: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7041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司馬遷
  • 史學
  • 傳記
  • 古代史
  • 漢朝
  • 文學
  • 經典
  • 人物
  • 史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司馬遷的最後十年,從太史令變為中書令,典章樞機,隨侍聖駕。與此同時,他為後世留下瞭劃時代的《史記》。劇本《中書令司馬遷》講述這段曆史,不過並非這位忍辱負重的偉大曆史學傢的傳記,也不是對雄纔大略又性格復雜的漢武帝的批判,而是在司馬遷人生的抉擇中展現曆史的變化,激發我們思考每天所麵對的現實。

《中書令司馬遷》不但是曆史劇而且是話劇史的一個大突破——從戲劇史的視野裏看,我們的話劇很久沒有這樣的突破瞭。

——李 陀

這個劇本的文字很典雅,又不是故作典雅,有很多生動的錶述,對話寫得非常生動。特彆好的是倡優的唱詞,有一點史詩的感覺,大傢手筆。

——汪 暉

《中書令司馬遷》寫得很有纔氣,裏麵有些段落很有詩意——這個詩意不是那種簡單的抒情的詩意。

——西 川

這部作品結構完整而勻稱,人物對話自然而有韻味,尤其是倡優角色的設置,極有想象力。這是近年來十分優秀的劇作,我期待它早日在舞颱上公演。

——格 非

這個劇本有我期待的真正的豐富性。

——楊立華

著者簡介

尚思伽,本名尚曉嵐,筆名所思、遠道、思伽等,1972年11月生於北京。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同年進入北京青年報社,先後擔任文化部、副刊部、《青閱讀》專刊編輯記者,曾多次獲得全國報紙副刊版麵年賽奬及北京好新聞奬,並在《讀書》《書城》《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報刊發錶瞭大量文藝評論、文化研究、小說,著有小說集《太平鬼記》(2012)、文藝評論集《散場瞭》(2014)、話劇《中書令司馬遷》(2018)。2019年3月病逝於北京。

圖書目錄

序....李陀
中書令司馬遷
·序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尾聲
《中書令司馬遷》劇本研討會
附錄:
《中書令司馬遷》第三幕第一、二場修改稿
編後記....陶慶梅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22-17 是中书令司马迁,不是太史令司马迁! 司马迁通过沉默顺从所换来的写作权利,是否足以补偿他所遭受的屈辱?真正的历史是被史书记录下来的部分,还是被遗忘的部分? 作者借一部四幕剧来追问太史公,也是在逼问每一个读者,更是作者借助司马迁这个人物在具体历史进程中的...  

評分

尚思伽的《中书令司马迁》也太好哭了。寥寥千言,就勾勒出了一个有血有肉、忍辱负重的太史公形象,虽是小书,却实有几分莎翁风采。 世人误解他,觉得他是中书令,是宦官,是武帝的优伶;女儿怨他,觉得他有辱门楣,逼母亲和离,导致母亲一生孤苦;同僚奚落他,觉得他苟延残喘,...  

評分

很薄的话剧,尚晓岚女士笔下的司马迁,并不是我心里的司马迁。阅读中总忍不住对作者进行心理侧写,但总觉得是对已逝作者的不尊重。生活的隐秘本应随生命逝去,将封掩之物暴于光天的盗墓贼会为人所鄙恨。 反而,书后关于剧本的研讨会,让我读之再三。与会者是几位畅销书作家,很...

評分

2022-17 是中书令司马迁,不是太史令司马迁! 司马迁通过沉默顺从所换来的写作权利,是否足以补偿他所遭受的屈辱?真正的历史是被史书记录下来的部分,还是被遗忘的部分? 作者借一部四幕剧来追问太史公,也是在逼问每一个读者,更是作者借助司马迁这个人物在具体历史进程中的...  

評分

尚思伽的《中书令司马迁》也太好哭了。寥寥千言,就勾勒出了一个有血有肉、忍辱负重的太史公形象,虽是小书,却实有几分莎翁风采。 世人误解他,觉得他是中书令,是宦官,是武帝的优伶;女儿怨他,觉得他有辱门楣,逼母亲和离,导致母亲一生孤苦;同僚奚落他,觉得他苟延残喘,...  

用戶評價

评分

這算是我第一次認認真真讀一個劇本,那種真實的基於人性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或許,兩韆年前漢武帝跟司馬遷大概就是這樣交鋒的。

评分

《中書令司馬遷》中有兩個司馬遷,一個是大眾較為陌生的“中書令”,那個漢武帝身邊的近臣和侍從,另一個則是半隱在後的那個“太史公”。在這齣不算長的戲劇裏,作者把司馬遷置於多重矛盾之中,司馬遷與漢武帝、司馬遷與女兒、司馬遷與庸吏的對峙,是人生價值觀的對峙。最終在和漢武帝的正麵衝突中司馬遷明白,自己不是彆的,而是且永遠是太史令,那個“用一支筆,記下這個變動的時代,為濛難之人送葬守靈”的人。

评分

“我一筆一畫寫下這個盛世,就是抗議這個盛世!”

评分

天縱和天妒英纔,中國話劇的突破和損失。

评分

“原始察終,見盛觀衰。”以史為鑒,終見司馬遷之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