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展的回顾

回顾展的回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陈丹青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17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0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20119033
丛书系列:理想国·陈丹青作品
图书标签:
  • 展览回顾
  • 艺术展
  • 策展
  • 艺术史
  • 当代艺术
  • 博物馆
  • 文化
  • 设计
  • 摄影
  • 艺术评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国东岸最重要的美术馆,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每年会推出二十项左右专题展或个人回顾展。有的耗费巨资,策划经年,牵动四方,一票难求。陈丹青旅居美国期间,经常流连于各大美术馆与博物馆,观赏艺术原作。

《回顾展的回顾》记录了陈丹青在美国观看的50余场展览,广泛涉及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艺术流派,远自古希腊雕塑,卡拉瓦乔、委拉斯贵支、维米尔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代表画家,当代艺术家,乃至中国的古今艺术品。抛去艺术史,抛去定论,他以普通观众的视角审视原作,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与大师素面相对时的无声交谈。

*

【编辑推荐】

*

1、陈丹青旅居美国期间,观看的50余场艺术回顾展和专题展的“回顾”,记录下与原作素面相对时的无声交谈。

广泛涉及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和流派,从卡拉瓦乔、委拉斯贵支、维米尔等,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再到当代艺术家,旁涉古希腊和中国艺术作品。呈现一位画家直面大师原作,眼界大开后的真实反应,获得新的观画眼光与角度。

*

2、回顾展是由画见人的场所,看回顾展,是思考、领悟,是对艺术的温故知新。

一件作品的效果和意义永在变化,它取决于不同观众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不同看法——朱耷在美国比在中国看上去更空灵;马蒂斯的作品因风格、主义太鲜明,反而越看越旧;弗洛伊德“孤胆英雄”式的创作,让人明白20世纪写实艺术大势已去……每一项回顾展都多少提醒或修正了旧有的无知、有知、偏见、宿见——原来如此,或者,原来并非如此。

*

3、游记式观画随笔,散文式艺术批评,画家陈丹青关于艺术的私人见解。

作者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陌生的经验》。

目录信息

回顾展的回顾
乔治·德·基里柯
梵蒂冈博物馆收藏
地狱之门
印象派联展百年纪念
巴尔蒂斯
凡·高在阿尔
米勒——印象派的种子
蒙德里安
科柯施卡
卡拉瓦乔
爱德华·马奈
德·库宁
萨金特
凡·高最后的岁月
马蒂斯在尼斯
毕加索的肖像画
弗朗西斯·培根
基塔伊
弗洛伊德
朱耷
罗伯特·莱曼
特里·温特斯
夏加尔
马蒂斯
亨利·卢梭
野兽派
德加
德加的私人收藏
董其昌和他的时代
斯大林的选择
毕加索和勃拉克的立体主义
毕沙罗
塞尚
维米尔
安塞姆·基弗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
大卫·萨利
大卫·霍克尼
利希滕斯坦素描
波洛克素描
马格利特
苏巴朗
委拉斯贵支
古希腊雕刻
丝绸之路
柯罗
重新认识库尔贝
印象派的缘起
怀斯
柯尔尼留·巴巴
锦绣中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
中国前卫艺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比较有趣的是陈丹青在艺术批评中,对古近当艺术家如何影响当今商业乃至社会美学体系的理解。 卡拉瓦乔 他强烈的观感对比日后由伦勃朗和拉图尔发挥到极致,他对物象的直观,他塑写形体的写实的物质感,在库尔贝、马奈、塞尚那里斑斑可考。卡拉瓦乔式的矫情、暴力,以及他的色欲...

评分

比较有趣的是陈丹青在艺术批评中,对古近当艺术家如何影响当今商业乃至社会美学体系的理解。 卡拉瓦乔 他强烈的观感对比日后由伦勃朗和拉图尔发挥到极致,他对物象的直观,他塑写形体的写实的物质感,在库尔贝、马奈、塞尚那里斑斑可考。卡拉瓦乔式的矫情、暴力,以及他的色欲...

评分

比较有趣的是陈丹青在艺术批评中,对古近当艺术家如何影响当今商业乃至社会美学体系的理解。 卡拉瓦乔 他强烈的观感对比日后由伦勃朗和拉图尔发挥到极致,他对物象的直观,他塑写形体的写实的物质感,在库尔贝、马奈、塞尚那里斑斑可考。卡拉瓦乔式的矫情、暴力,以及他的色欲...

评分

比较有趣的是陈丹青在艺术批评中,对古近当艺术家如何影响当今商业乃至社会美学体系的理解。 卡拉瓦乔 他强烈的观感对比日后由伦勃朗和拉图尔发挥到极致,他对物象的直观,他塑写形体的写实的物质感,在库尔贝、马奈、塞尚那里斑斑可考。卡拉瓦乔式的矫情、暴力,以及他的色欲...

评分

20世纪90年代,陈丹青老师在纽约看了50几场回顾展,这本书就是他看展心得的合集。 这些回顾展的时间跨度很大,题材和内容也极其丰富,涵盖了古今东西,从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到印象派到后现代主义画家,真是让人艳羡不已。 什么是回顾展呢? 从广义来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画展...  

用户评价

评分

照本雅明的说法,把世纪初的文章此刻重新拿出来,正是时候。那时陈丹青感叹,也是事实,即国内美术馆萧条,艺术乃是边缘事物。如今二十年过去,情况有变好吗?我想有些有,有些却更难了。例如如今美术馆和艺术展,比起那时多了不知多少倍,也有一批人不知辛劳,闷头在做相关行业。难的是什么?大众对艺术,一是依然不了解,而是抱有调侃,乃至敌视。而这两者无关好坏,皆直指一结果:大众对艺术,仍然觉得有看不见的门槛,随即敬而远之。相比之下,艺术品保费的高昂(导致难以举办大型回顾展),国内美术馆设计与陈列的局限,展品的稀缺与同质,相关教育匮乏和贫瘠,倒成了难分主次的其他问题了。

评分

回顾回顾

评分

确实是老瓶装新酒,是从《纽约琐记》与之前一些的文集重新挑选出来归类,喜欢的重读无妨也有新收获,不喜欢的则嗤之以鼻直呼上当。我是前者,又一次跟着陈丹青先生开了眼界,仿佛置身其中,一起经历了人生的良辰美景。

评分

脱胎于“纽约琐记”,陈老师是在回顾回顾展,读者便是回顾陈老师文章了。而陈老师回顾这些文章时说七成絮叨不同意且自认浅薄,邀请大家伙去读罗伯特.休斯,多么狡黠的回避呀。

评分

好感动,竟然提到仇英的画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