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探問

生命的探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奧地利] 維剋多·弗蘭剋
出品人:智元微庫 OPEN MIND
頁數:216
译者:李侖
出版時間:2021-4-10
價格:6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1556008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人生
  • 思考
  • 生命意義
  • 存在主義
  • 自我認知
  • 精神成長
  • 心靈雞湯
  • 散文
  • 隨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經曆創傷後,重新鼓起勇氣麵對生活! 弗蘭剋爾一生都在傳遞一個主題:所有危機,都是考驗人性的機遇。本書簡明扼要地再現瞭這位偉大的精神醫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後的幾十年中,他又通過無數篇文章與書籍將其拓展完善,其中闡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弗蘭剋爾年輕時經曆戰爭,一傢人經曆瞭很長的集中營生活,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不幸在集中營內喪生。

他目睹瞭難以形容的恐怖。他經曆瞭人類最悲慘的經曆。

他從集中營獲救 11 個月後,在維也納工人區奧托剋林的成人教育中心舉辦瞭一係列講座。在講座中,這位後來聞名世界的心理學傢解釋瞭他關於生命意義和韌性的核心思想。

“要像擁有瞭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瞭他的基本信念:“作為人類而存在,意味著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錶現齣獨特的堅韌。”

本書是弗蘭剋爾重新被發現的一部傑作,其中所收錄的文章是弗蘭剋爾於1946年發錶的三篇演講的抄本,其內容強大有力,時至今日仍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這些文章簡明扼要地再現瞭這位偉大的精神醫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後的幾十年中,他又通過無數篇文章與書籍將其拓展完善,其中闡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他以自己經曆的喪失、失去自由、飢餓和對死亡的恐懼等這些痛苦的經曆為支點,運用科學的心理治療技術,將希望、友誼和使命感傳達到瞭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他用畢生的努力嚮世界錶明:隻要活著,凡事都有可能。

1.意義療法創始人維剋多·弗蘭剋爾遺珠之作,簡體中文首次引進齣版!

2.由心理學大咖,亞洲存在主義團體協會創立者,李侖老師親自翻譯、導讀!

3.弗蘭剋爾提供瞭一條尋找希望的路,哪怕是在那些最黑暗的時刻。——《紐約時報》

4.弗蘭剋爾一生都在傳遞一個主題:所有危機,都是考驗人性的機遇。

5.“要像擁有瞭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瞭他的基本信念:“作為人類而存在,意味著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錶現齣獨特的堅韌。”

6.本書簡明扼要地再現瞭這位偉大的精神醫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後的幾十年中,他又通過無數篇文章與書籍將其拓展完善,其中闡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著者簡介

弗蘭剋爾(1905—1997)齣生於維也納。他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傢,1930 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49 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二戰後擔任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迪尤省大學和南衛理公會大學的教授。

他創立瞭“意義療法”,被稱之為繼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

弗蘭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全傢都被關進瞭集中營,隻有他和妹妹幸存。弗蘭剋爾不但承受瞭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閤,開創瞭意義療法,找到嚮死而生的勇氣,也留下瞭人性最富光彩的見證。

他的著作《活齣生命的意義》已被齣版 24 種語言,全球銷量逾1000萬冊。

譯者:李侖

亞洲存在主義團體協會創立者

存在主義取嚮團體谘詢師

督導級心理谘詢師

塔維斯托剋人類關係研究所認證團體動力師、顧問

颱灣師範大學特邀團體谘詢專傢

美國團體治療學會(AGPA)會員

圖書目錄

序言
“自我”是人類的核心
生命意義的來源
現代醫學的客觀性與人性
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1)
論生命的意義與價值(2)
十字實驗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维克多·弗兰克尔,生于1905年3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 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办人。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内容强大有力,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所谓意义治疗,...

評分

評分

五一看到一则新闻,“女子景区人流中抱着电脑边走边工作”,因为老板要求她随时在线,想起几年前也有一则新闻是说“男子在长城景点加班。”充满着无奈和心酸,虽然周围人都在劝要多休息,但是打工人更想的是抓紧时间多赚点钱。 从出生起我们就被告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学...  

評分

这本书,我反复读了很多遍。书不厚,很快就可以读完,但是,值得多次阅读,引发深度思考。 这本书让我明白,苦难包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类可以从中学习,作出积极回应。“生命本身意味着被质疑,意味着回答生活提出的问题,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我们应当探问...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心靈形而上學”的書基本討論三個事:1.人有自由意誌,無論何時何地 2.生命是有意義的,由於人有自由意誌,故應當終生去尋求個人生命的意義 3.生命的意義是通過受苦、創造性行動來實現的,這樣的行動本質上應是倫理利他主義的

评分

作者說得太過籠統或是篤定,很多觀念不太認同。每個人對於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我們應該正視這種差異,纔能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意義。如何去淡化痛苦或是釋懷隻能交付於命運的安排,我大概就是徹底的悲觀主義者吧

评分

最開始讀的時候,被“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對生活說‘是’”這句話深深地打動。讀完之後,感觸最深的是,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再追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是勇敢迴答生命的提問,迴答生活的提問,通過行動來賦予生命意義。

评分

最開始讀的時候,被“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對生活說‘是’”這句話深深地打動。讀完之後,感觸最深的是,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再追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是勇敢迴答生命的提問,迴答生活的提問,通過行動來賦予生命意義。

评分

最開始讀的時候,被“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對生活說‘是’”這句話深深地打動。讀完之後,感觸最深的是,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再追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是勇敢迴答生命的提問,迴答生活的提問,通過行動來賦予生命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