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探问

生命的探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奥地利] 维克多·弗兰克
出品人:智元微库 OPEN MIND
页数:216
译者:李仑
出版时间:2021-4-10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155600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人生
  • 思考
  • 生命意义
  • 存在主义
  • 自我认知
  • 精神成长
  • 心灵鸡汤
  • 散文
  • 随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经历创伤后,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传递一个主题:所有危机,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本书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弗兰克尔年轻时经历战争,一家人经历了很长的集中营生活,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不幸在集中营内丧生。

他目睹了难以形容的恐怖。他经历了人类最悲惨的经历。

他从集中营获救 11 个月后,在维也纳工人区奥托克林的成人教育中心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在讲座中,这位后来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解释了他关于生命意义和韧性的核心思想。

“要像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本书是弗兰克尔重新被发现的一部杰作,其中所收录的文章是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其内容强大有力,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文章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他以自己经历的丧失、失去自由、饥饿和对死亡的恐惧等这些痛苦的经历为支点,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希望、友谊和使命感传达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用毕生的努力向世界表明:只要活着,凡事都有可能。

1.意义疗法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遗珠之作,简体中文首次引进出版!

2.由心理学大咖,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协会创立者,李仑老师亲自翻译、导读!

3.弗兰克尔提供了一条寻找希望的路,哪怕是在那些最黑暗的时刻。——《纽约时报》

4.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传递一个主题:所有危机,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

5.“要像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6.本书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作者简介

弗兰克尔(1905—1997)出生于维也纳。他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1930 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49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二战后担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迪尤省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教授。

他创立了“意义疗法”,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承受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找到向死而生的勇气,也留下了人性最富光彩的见证。

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已被出版 24 种语言,全球销量逾1000万册。

译者:李仑

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协会创立者

存在主义取向团体咨询师

督导级心理咨询师

塔维斯托克人类关系研究所认证团体动力师、顾问

台湾师范大学特邀团体咨询专家

美国团体治疗学会(AGPA)会员

目录信息

序言
“自我”是人类的核心
生命意义的来源
现代医学的客观性与人性
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
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
十字实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被无数人探问、追寻的问题,却从来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博士在《生命的探问》中所说,“每个人的指尖上都有完全不同于他人的纹路”。 维克多·弗兰克博士是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他创立了...  

评分

维克多·弗兰克尔,生于1905年3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 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办人。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内容强大有力,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所谓意义治疗,...

评分

评分

维克多·弗兰克尔,生于1905年3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 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办人。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内容强大有力,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所谓意义治疗,...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_-让人崩溃的从来就不是苦难,而是承受苦难的无意义感。因此,如何看待苦难,应对苦难,找到活着的意义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评分

作者说得太过笼统或是笃定,很多观念不太认同。每个人对于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差异,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意义。如何去淡化痛苦或是释怀只能交付于命运的安排,我大概就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吧

评分

即使痛苦也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以及如果不能改变命运,就要努力顺应命运,这是最近两年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我逐渐想明白的地方,也是《生命的探问》中非常触动我的点,但是也会想,如果倒退几年,我还没有经历一些事情,读这样的观点是否会一样的认同呢?即使认同,也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到。果然,经历本身就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正是弗兰克尔不同一般的遭遇,让他对生命的思考有了更深的维度。

评分

棋手遇到国际象棋难题,无解时候不能用摔棋盘来解决,以上这段作者来譬喻自杀行为。结论是“其实这些生活规则,不是让我们不惜一切赢得胜利,但确实是要求我们永远不要放弃战斗。”毕竟失败,或痛苦,以及尚未发生的未知也都是生命意义欲传达的一部分。以及引用的这句康德~“像你是第二次活着那样生活,像你第一次做错了事那样生活,像你现在就要做的那样生活。”作为一个二战XX营幸存者+心理医师,来讲述活着的意义,坚韧与勇气,弗兰克尔好了不起

评分

-_-让人崩溃的从来就不是苦难,而是承受苦难的无意义感。因此,如何看待苦难,应对苦难,找到活着的意义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