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的世俗社会

自足的世俗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国]菲尔·朱克曼
出品人:
页数:282
译者:杨靖
出版时间:2021-1-1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84337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世俗化
  • 现代性
  • 个人主义
  • 自主性
  • 伦理学
  • 哲学
  • 文化
  • 西方社会
  • 自我实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俗研究前沿之作。揭示信仰迷思,为世俗幸福正名★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

【名人评价及推荐】

过去二十年的黄金时期,在世俗研究这个新兴的领域,朱克曼一直身处前沿。从《自足的世俗社会》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个中原因:行文精致,引人入胜,既依靠深厚的学养,又不乏睿智的思想。这是典型的朱克曼式作品。

—— 斯蒂芬·布利万特,英国圣玛丽大学学院神学与宗教社会学教授

大多数美国人坚信,对上帝的信仰是文明社会的基石。《自足的世俗社会》表明,这无非是一种听了让人受用的美国式奇想。如果发现当今大多数丹麦人和瑞典人竟如此不受宗教之累,就连身处美国的无神论者也会感到惊讶吧。对另一种世俗现实的这一瞥,既令人谦卑,又鼓舞人心——来得太是时候了。朱克曼的研究确实不可或缺。

——萨姆·哈里斯,《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说到北欧,你可能会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想到美人鱼的故乡,想到在各种发达程度、幸福指数和廉洁程度排行榜上,丹麦和瑞典总是位居前列,那里似乎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乐土。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那里总体上是一个世俗社会,宗教信仰淡薄。那里的多数国民虽不愿自称“无神论者”,却也并不相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他们可能会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但仅仅是仪式性的,是在遵循一种文化传统。

的确,宗教有许多积极作用,比如提振人心、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教人宽厚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极端的宗教势力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制造着动乱、纷争甚至杀伐。这本书并不是想说,没有宗教信仰必然会使社会和谐、繁荣,而只是说,宗教的缺失并不构成障碍,由此否定了一种极端的说法:“没有宗教信仰,社会必将灭亡。”

作者简介

菲尔·朱克曼

美国匹泽学院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美国“世俗研究项目”创始主任。已出版著作多部,包括《何谓有道德》(2019)、《不信宗教的人》(2016)、《过世俗的生活》(2014)、《不再信仰》(2012)、《自足的世俗社会》(2008)等,编有《牛津世俗主义手册》(2016)、《W.E.B.杜波依斯社会理论》(2004)等。

目录信息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没有上帝的社会
第二章 延斯、安妮和克里斯蒂安
第三章 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意义
第四章 莱娜、桑尼和吉特
第五章 世俗化状态
第六章 为什么?
第七章 多尔特、劳拉和约翰妮
第八章 充当文化角色的宗教
第九章 回到美国
附 录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足的世俗社会》出自美国社会学教授菲尔·朱克曼笔下,他以自己旅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达14个月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写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Society without God,直译过来应该叫做“没有上帝的社会”。在宗教氛围浓厚程度大相径庭的两个地域工作生活,给了朱克曼...  

评分

生命的意义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通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一个人逐渐搞清楚【我是谁、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之类问题的过程,并就此在现实生活中与自己达成平衡、形成自洽。那么哪怕是一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也会借由自身与时代、社会所笃定的道德原则而畅快人生。 所谓...

评分

生命的意义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通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一个人逐渐搞清楚【我是谁、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之类问题的过程,并就此在现实生活中与自己达成平衡、形成自洽。那么哪怕是一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也会借由自身与时代、社会所笃定的道德原则而畅快人生。 所谓...

评分

《自足的世俗社会》出自美国社会学教授菲尔·朱克曼笔下,他以自己旅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达14个月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写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Society without God,直译过来应该叫做“没有上帝的社会”。在宗教氛围浓厚程度大相径庭的两个地域工作生活,给了朱克曼...  

评分

郑渝川/文 《自足的世俗社会》一书原书名为“Society without God: What the Least Religious Nations Can Tell Us about Contentment”,中文版则采取了更加简明而“安全”的译法。美国匹泽学院社会学教授、美国“世俗研究项目”创始主任菲尔·朱克曼贡献这样一本必然充满争议...  

用户评价

评分

选题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在于,作者并没有通过严谨的逻辑来论证“繁荣、和谐的世俗化社会何以可能”。中间对访谈内容整段整段的引用其实也无必要,显得啰嗦且冗余。最后对影响因素的归纳总结,也没有和田野所得进行有机结合。

评分

这本书既推荐给专心在此岸追寻幸福的人,也要特别推荐给另一类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已经动摇,甚至已经破碎,却无法找到证据,确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

评分

作者旅行期间写了一本民族志,宗教和社会幸福并无关系

评分

只谈论现象,不深入本质地列举北欧社会宗教信仰状况

评分

丹麦瑞典宗教信仰访谈。最好的一句是第三章末,契合自己近来的想法。健康人本不必知道药为何物。宗教与哲学作为思想疾病的治疗方法,是正常健康情况下大家本不必要关注的问题。引用安德鲁格里利那句蛮好:把知识界发生的事情——只是其中一部分——与整个社会等同起来这一谬论,长久以来在学术界一直被铭记。有时候自己有病总觉得人都有病,总煞有介事地觉得自己发现的问题是可以笼罩全社会的问题,其实很多只是自己小圈子里的自嗨。有时候认为世人皆醉我独醒,这个在存在问题上尤其显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