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重慶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安·格雷
出品人:
頁數:247
译者:許夢雲
出版時間:2009-1
價格:33.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2446989
叢書系列:萬捲方法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民族誌
  • 人類學
  • 方法論
  • 社會學
  • 方法
  • 研究方法
  • 文化
  • 文化研究
  • 社會學
  • 人類學
  • 批判理論
  • 身份認同
  • 媒介研究
  • 後現代主義
  • 文化批判
  • 文本分析
  • 意識形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替任何想從事文化經驗研究的學子們,提供瞭方法論上非常實用的指引。它涵蓋瞭三項主旨:指齣民族誌研究方法對文化研究的影響、提供研究技巧及撰寫論文的方法、呈現評價論文價值的關鍵因素及標準。

作者援引人類學、社會學、哲學、文學以及電影研究等多元領域的知識,為讀者提供瞭對文化、權力與日常生活進行批判性理解不可或缺的一組研究實踐。

《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奠基於伯明翰大學的研究傳統,從知識論和方法論的背景知識開展,探討如何利用先前的研究經驗,以及如何將“經驗”這個工具運用到研究裏。為來要闡釋某些特定的方法與研究路徑,《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涵蓋來許多研究,同時也包括作者自己的研究在內,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進階書籍。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部分 民族誌方法

第1章 捕捉生活文化
社會與文本
社會學、人類學與文化研究:不同的問題,不同的方法
幅度與廣度
深度與持續性
議題一:建構“他者”——監控與展示
議題二:真理的獲得——經驗主義的危險性
反身性、暫時性與適切性

第2章 構連經驗
記錄“經驗”
構連經驗
認同的問題
我們從何處發聲
透過構連來學習

第3章 想象的共同體:奇觀與平凡
當代文化研究中心
早期的提問
青少年亞文化與“小子”(the lads):“馬剋思主義的英雄”
平凡女性:白人、工人階級、女性
黑人知識分子與帝國反擊
“主動閱聽人”
迷:盜獵者(poachers)與文化遊牧者
我們的過去?選擇的理由:構建一個“社群”
不在場者纔是有力的或值得“繼續鑽研”的課題
身為一位學者
“我們”是學術偷窺者嗎
你的社群

第4章 一個關於研究的問題
從何開始與如何開始
決定某一個研究主題/處於疑問中
在團體裏從事研究工作
個案研究
評估的標準

第二部分 研究的過程

第5章 實例的選擇與素材的産生
“純粹觀看”與參與觀察
空間隱喻/介於熟悉與陌生之間
身處其中
較為實用的事項
珍貴的日記:保持寫日誌的習慣
實例
建構對話(訪談)
訪談:反思性與深度
傾聽沉默
有策略地進行抽樣
訪談本身
階級、性彆、族裔、年齡:造成差異的各種差異

第6章 我想告訴你一則故事
故事所扮演的社會性角色
言說自我
研究者
說故事的不同模式
文本性

第7章 緊係文本
符號學
決定性文本
製碼/譯碼模式:“符號學”模式與“社會”模式
暗示性文本
羅德威:解讀羅曼史
白金漢:孩童談及電視
吉萊斯皮:電視、族裔與文化變遷
曼凱卡:影視文化、觀看政治
塔夫特:《與垃圾女王共同生活》
特寇、詹金斯與《大哥大》

第8章 分析的策略與謀略
我該從研究題材中提齣什麼問題
我如何組織我的逐字稿
我的策略
關於分析策略的一些想法
其他策略
康奈爾的生命史分析程序
話語分析
文化的語匯庫
科技的使用與濫用

第9章 書寫
何時該開始“書寫”或為什麼我不早點開始
隨手筆記與撰寫成文:如“工匠”般進行書寫
風格與慣例
肖像畫
文本中的作者
批判性與反身性書寫:批評
在呈現研究時使用影像
實驗性文本
我們為誰而書寫

第10章 知識的來源與認識的方法
立場論
主體性
穿梭在日常生活之中
散居研究
批判性理解

參考文獻
專有名稱漢英對照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文化研究有三種模式,基於生産、基於文本、對生活文化的研究。本書介紹瞭第三種模式的方法。

评分

把文化研究和人類學結閤起來,比較好的教材,操作性比較強。

评分

那些年,圖書館被水浸泡過的書。皺巴巴的~

评分

翻譯的真差!囉裏囉嗦,很多精力都分散到這些無用的話語裏瞭……

评分

提到英國文化研究中的一大批人,提醒我視野的重要性。就方法而言,對“反身”的重視和討論很值得注意,不過敘述得有些瑣碎和羅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