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德】彼得•迈克尔•巴克 著
出品人:阳光博客
页数:160
译者:孙雁超 译
出版时间:2020-12
价格:5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773839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同理心
  • 共情能力
  • 人际关系
  • 情绪管理
  • 沟通技巧
  • 心理学
  • 自我提升
  • 人际交往
  • 情感智慧
  • 积极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别人误解?

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心理学上有一个“虚假共识效应”,即认为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只是偶尔在一个共同的点上相聚而已。所以,同理心并不是常有的,我们只是偶尔动用一下。

本书作者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他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共情是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我们通过共情进入对方的世界,从中看到自己原本的样子以及可能会是什么样。

因此,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认识我们自己。当对自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完整时,我们对与他人关系里的种种情绪情感和想法感受也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作者简介

彼得·迈克尔·巴克博士(Dr. Peter Michael Bak),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此外,他还任教于德国及欧美其他国家的高等院校,专业领域极为广泛,同时担任各公司和组织机构的教练与咨询顾问。

目录信息

前言
为什么误解常在?
误会和不理解是由于我们与沟通对象处于完全不同的情境中。
1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001
两人在交流过程中都说了一些对方不喜欢的话,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2
你知道吗,沟通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 015
信息是否按原有的含义被理解,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3
为什么说沟通是一种情绪体验? / 025
我们绝大多数的沟通不是由语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非语言部分。
4
人际沟通的四个维度 / 033
共同经验越多,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5
为什么说沟通需要仪式感? / 047
仪式让参与其中的人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对共同的情境产生共鸣。
对仪式越熟知,越有归属感。
6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性失明? / 057
一般而言,我们会自动关注那些对我们重要、有意义的事情。
7
为什么会有感知偏好? / 069
我们可以有意地控制思考的方向,从而决定性地影响我们的经历。
8
为什么说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 077
同理心是从属的结果,其实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
9
为什么互联网能操控我们的行为? / 089
对观点、态度、想法和感受来说,行为是很好的预测器。
10
为什么会有“情绪感染”? / 101
共情只能发生在一个与自己有关联的人身上。
11
为什么会有“曝光效应”? / 109
一个人熟悉、了解的东西,会让他产生信任感和好感。
12
为什么说没有知识,就没有感知? / 119
知识背景不同的人,可以体验到完全不同的真实性。
13
共情:如何做出一个好的决定 / 127
共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能力,而是能够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
14
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 133
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遇见的始终是自己。
结语
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 141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是多么受限。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洋葱书评团阿逢,为你剥开书的奥秘 儿子大概6岁左右,突然变得很胆小,害怕黑,不敢一个人上洗手间,不敢一个人呆在房间,甚至不敢一个人呆在灯火通明的客厅里。 有一段时间更夸张,晚上睡觉前,铺好了被子,他让我把被子全部掀开,确保被子下面没有妖魔鬼怪他才愿意躺下。上厕...

评分

洋葱书评团行走的阳光,为你剥开书的奥秘。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和另一半沟通的时候 你总是觉得对方无法理解你表达的内容。 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你明明觉得表达的够清楚了,但是对方依然只是理解非常浅层的意思,而且是扭曲了你的意思。 经历过这种感受的人常常觉得无力,会滋生出...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共情不是技术,是一种态度

评分

还是没有实际的指导行为,只是说我们通过共情进入对方的世界。道理是懂得,但还是做不好

评分

6/2022. 4.9第一次纪念图书馆阅读,共情之美好时光,值得纪念。

评分

没能如我期待的那样,作者立意高了些,而我想要的是实操,正如沟通模式一样,我以为你书名是教我共情练习,你也以为是在教我共情练习,同样的字眼却有不同的背后含义,这正是沟通中矛盾所在

评分

看这本书,是想增进自己的共情能力。有收获的地方是,如何避免非共情的沟通,以及共情和仪式的意义。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人都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例子。两个人从期待喜悦到失望挫败愤怒,是因为有错误的假设,即两个人所处的状态是一致的。我们以自己目前的状态及过往的经验,去期待他人的行动,这就是非共情。而共情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共情离开自己的世界,进入一个共同的世界中,在那里,我们遇见自己,遇见的是自己的镜像和未来潜在的可能。仪式的意义也是如此,在这段时间中,我们离开自己的世界,进入社会构建的共同现实,我们相互影响和互动,对此产生共鸣和归属感。每章的最后都有一个小练习,可以帮助我练习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