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出国留学,1984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硕士,1987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过去的现代化理论逻辑中,现代化从来都是与西方社会相联系的。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东方现代化”的可能性问题。特别是中国等大国的兴起,不仅会深刻地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会形成一条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东方现代化”道路。所以说,“东方现代化”不完全是一个具有地域规定性的概念,它应当包括所有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新经验的发展道路。本书对“东方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刻阐释,从社会学的视角以中国的经验为例探讨了东亚社会现代化的路径与经验。
对于社会学,自身只能说是接触过,目前很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框架体系。如果没有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思考,单纯学习西方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很难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这是本人学习社会学几年来,最大的感触。李老师写作的重点是偏向了中国社会,让人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评分对于社会学,自身只能说是接触过,目前很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框架体系。如果没有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思考,单纯学习西方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很难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这是本人学习社会学几年来,最大的感触。李老师写作的重点是偏向了中国社会,让人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评分这个标题一打眼就让人好奇,无论是社会学还是中国社会,一般人很少有底气在一本书里讲清楚这两件事。但毕竟是李老师的书呀,大师还是大师。阅读体验五颗星。就算是非常反感学术化语言的人也可以顺利读下去,一节接一节,时间线从远至近,关注的事物也越来越实际,相信读到最后...
评分对于社会学,自身只能说是接触过,目前很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框架体系。如果没有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思考,单纯学习西方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很难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这是本人学习社会学几年来,最大的感触。李老师写作的重点是偏向了中国社会,让人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评分社会学科普?知识普及性读物。 好看。虽然第二部分有点难 太多的人,太多的经典,太多的观点,但真的可以列一个想读list。。至于长书评。我需要酝酿酝酿。。
评分尽管书中的部分文章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了,但许多结论至今仍未过时,点出的某些问题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最后,感谢李院长的书给我社会法论文以启发(手动狗头)
评分旧作合集,前两编关于中国社会学史有些新的史料是其他研究上没提到的,可以一读;后两编翻翻即可。
评分选读第一编第二编
评分选读第一编第二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